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创业。最近几年,作为创业乐土的义乌,已成为全国各地创客的理想聚集地之一。
据业内人士介绍,各地创客有其自身特点,这在涉世未深的青年创客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为了解各地创客特点,连日来,记者多次走进义乌小商品市场和义乌工商学院等地,重点访谈了36名18~35岁的创客,他们来自浙江、安徽、山西这三个省份。虽然只是一次小范围的调查,但也能从中看出“浙派”、“徽派”、“晋派”创客在处世之道方面的一些与众不同之处。
“浙派”创客
经商意识强,处事灵活,善于变通
浙江有着悠久的民间经商史,浙江人天生有一种经商精神,义乌拨浪鼓文化在乾隆时就已兴盛。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割资本主义尾巴”特殊时期,温州、宁波、义乌等地老百姓就“顶风作案”,一些地方官员对此“心知肚明”。
“经商意识强是‘浙派’创客给人的第一印象,‘浙派’创客比例位居全国前列。”在经济学家焦新望看来,浙江人经商意识渗透到了骨子里。
“浙江老板特别多,去小店里买矿泉水,人家都称顾客‘老板’、‘老板娘’的,我们老家那边打招呼都互称‘哥们’、‘姐们’的。”20岁的侯博宇来自吉林,目前在义乌工商学院读大二,已有两年电商创业经历。“我们那边做老板的人较少,大家基本上大学毕业后去上班。我当初报考创业班时,家里人都不大乐意。相反,我们班上浙江籍同学如果去创业,家里人一般都很支持。”
据悉,“后备箱经济”发源于浙江,就是有车一族利用车子摆地摊,简称“车摊”。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摊主,很多都是藏龙卧虎,不少都是高档汽车。“我表哥家里很宽裕,他在银行上班,工资蛮高的。他下班后,经常开着那辆80多万元的车子出来摆摊,还说以后要自己做老板。”义乌籍大学生小黄告诉记者,“义乌人想做老板的人比例都很高,我毕业后准备先上两年班,等时机成熟时自己做老板。”
除了经商意识强,浙派创客做生意较灵活。据悉,义乌工商学院2005年、2006年最早尝试电商创业的那批人,以浙江本地人居多,且不少是创业引领者。“等大家一窝蜂来做淘宝时,浙派创客就开始折腾起微商、淘宝客等新鲜玩意来了。”来自杭州的王佳荥,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义乌创业。在校期间,当同学们都在热火朝天地卖打底裤时,他却想到了网店需要的耗材,开始卖纸箱和胶带,生意非常好。
“我们班的浙江籍学生头脑都很灵活,想法也特别多。”据电商创业导师金文进介绍,在浙派创客群体中,温州创客特别引人注目。2014年央视经济频道到义乌工商学院录制《创业季:义乌有个创业学院》,在校方提供的30余名创客中,央视最终选择的两位上镜主角———任宝光和朱盈盈均来自温州。任宝光在天猫平台上做批发,其以一款改良的厨房秤大获成功,带来了不菲的收益;朱盈盈的商业基因则植入到骨子中,她在暑假外出旅游时都惦记着创业。朱盈盈大二暑假先后去了北京、河北等地,她一边旅游一边寻找货物。“一些北方小商品在义乌不一定能找到,多看看总能找到一些灵感。”
徽派创客
小农意识较强,善于与政府处关系
“古话说‘笑贫不笑娼’,但这在安徽可行不通,大家传统观念比较强,受儒家文化影响比较深。”义乌工商学院安徽籍教师程斌说,从地理位置上分析,安徽地处南北交接地带,淮河、长江从西至东横贯安徽,将安徽划为淮北、淮南、江淮三部分,安徽各地人性格混杂,风格迥然,皖南人偏南方性格,皖北人偏北方性格,但不管是皖南人,还是皖北人,都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小农意识较强。与沿海地区的人相比,安徽创客骨子里很传统,很好面子。
31岁的安徽人王小刚,在义乌创业已有8年。“义乌人做生意特别放得开,我们安徽人很缺这一点。”他说,大学毕业刚来义乌创业那阵子,他在路边经常看到一些义乌的老爷爷老奶奶在卖菜,他当时就在想这么一大把年纪出来卖菜的,家里经济条件肯定不太好。“后来,我了解到义乌不少老人因为在家闲着无事,才出来卖菜的。在我们老家那边,如果年纪大的人出来工作,哪怕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也要被人说三道四,说儿女不孝顺。”
王小刚还说,“我们很多老乡挣钱之后,会第一时间买车,而不去考虑长远发展。很多老乡挣到钱后,就急着回老家圈地造房了,我们父辈外出打拼挣了钱的,很多都已回家养老。”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由于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徽派创客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特别善于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安徽淮南小伙段鹏在大学毕业后辗转了义乌、合肥等多地,参加各种官方的创业大赛,为创业项目寻求各种资源。“我感觉创业与政府关系很重要,包括创业贷款、审批产地等,都与政府密切相关。若没有政府部门的支持,我觉得很难把生意做大做强。”
胡雪岩是徽商的杰出代表,非常善于与政府处理关系。他说,徽商在历史上本质是官商,官本位思想十分严重。
“我父母都是做生意的,爸爸从小就告诉我,做生意一定要与政府处理好关系。”23岁的安徽小伙黄成功,在义乌商场已打拼了2年多,“在浙江人看来,赚钱就是王道,不必太在乎与政府的关系。我们老家人则普遍认为与政府关系处理好了,各种事情都较好处理,赚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啦。”
晋派创客
勤俭吃苦,特别看重乡情
“晋派创客的首要特征是刻苦,他们特别能吃苦耐劳。”据义乌工商学院副院长何少庆介绍,每年寒暑假,留守在校园里的山西创客比例最高,而且都是回家最晚的那一批。
“历史上,晋商对万里行贾习以为常,祖辈们远往他乡,不以身家为念;其大多白手起家,靠勤俭吃苦的创业精神,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在义乌创业的20岁山西小伙焦鹏说,山西生存环境较为恶劣,其山多地少、土瘠民贫、天寒风烈的自然气候逼着很多人背井离乡,踏上从商之路,但也铸就了山西人吃苦与坚韧的品质。
“很多山西人是听着‘走西口’长大的,明末清初山西人口众多,经常闹灾荒,生活很清苦。每遇灾荒,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他乡谋生活,当年很多山西老乡都背井离乡走西口,到水广地肥的河套地区做小买卖。”义乌知名历史学教授龚景中说,除刻苦外,晋派创客还特别团结,重视乡情。历史上的晋商笃信“和气生财”,高度重视各方面关系的和谐,包括财东与掌柜、伙计关系,同行同业关系,客户关系和谐等。晋商与同业往来中,既保持平等竞争,又保持相互支持与关照。
在义乌创业打拼的创客李金龙与令狐俊川,均来自山西,两个人一起卖过菠萝切盘,一起卖过热水袋,相互之间显得比较仗义。“很多创客会经常因为利益冲突而散伙,但在我们老乡这算较少的,我们山西人很团结,老乡意识比较强。”李金龙介绍,其与令狐俊川在淘宝上卖同一款产品,两个人标价相同,这在其他人看来很不可思议。大多数人认为同行是冤家,但他与令狐俊川并不这么认为。“全国人这么多,并不会因为我们两个人产品一样,就产生恶性竞争。父辈经常和我们讲祖辈们走西口一起谋生活的故事,大家在外面,就应该互相帮助,抱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