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媒体言论 正文

每日电讯:上个幼儿园也“拼爹”,入园难何解

发布时间: 2016-08-11 11:00:32 来源: 每日电讯 作者: 刘晶瑶

  没有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无法想象现如今想要上个幼儿园,究竟有多难。

  原以为幼儿“入园难”问题,只集中体现在人口激增的一线城市,谁知四五线城市的家长也深受“入园难”的困扰:吉林延边的家长为给孩子报名,在幼儿园外搭帐篷彻夜排队。甘肃嘉峪关一位家长通过《地方领导留言板》反映情况,称报名幼儿园需要摇号抽签,报了240人只招70人,感到很沮丧。眼下,幼儿“入园难”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性难题,身边有不少朋友,尚处于“准妈妈”阶段,就开始犯愁“公立园”“学区房”的事儿了。

  教育部曾于2015年发布《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期评估报告,其中提到从2009年至2014年,我国学前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4年,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2048.76亿元,是五年前的8.37倍。成倍数增长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为何没能让广大家长感受到一丝轻松,反而需要面对更加残酷的现实呢?近年来“公立园”拼关系、走后门现象严重,“私立园”收费水涨船高、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可见,对于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能简单从纵向来比较,还应当进行横向的考量。按照国际通行的观点,学前教育经费占全部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9%左右,才能保证幼儿教育的基本需求,但长期以来,我国的这一数字水平长期徘徊在1.3%的水平。

  面对近年来学龄前儿童的爆发式增长,相关领域教育经费的投入显得有些跟不上形势,这也造成“入园难”的压力几乎全部转嫁到了家庭身上。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居民可支配收入有所减少,如果学前教育再成为压在民众身上的“新大山”,就会制约民生改善,降低居民的“获得感”。

  随着“全面二孩”时代的到来,在“孕生养育教”的压力山大面前,如果不能切实解决好幼儿入园难题,会让很多家庭进一步滋生“生不起”“不敢生”的情绪,影响国家生育政策的落实。

  学前教育属于教育过程中最前端的一环,教育公平当从娃娃抓起。当前的幼儿“入园难”问题的集中体现,就是优质的公立教育资源不公开、不透明。既然公立幼儿园的建设经费、办公经费、教师及保育员工资均为财政拨付,那么入园的名额仅仅划拨给少数人,就显得并不合适。

  近年来,针对“入园难”“入园贵”现象,两会期间有不少代表建议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推行普惠式学前教育,让更多的家庭能够享受到价格合理、质量有保障的幼儿教育,应当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朝着这一方向努力,需要国家层面上做出更给力的财政资金扶持、更为公平的入园政策设计。

  教育公平应当是社会公平的底线,眼下,“有权的进公办幼儿园,有钱的进私立幼儿园,没钱的进非法幼儿园”的入园乱象必须得到有效遏制。针对“入园难”现象,不少省份提出新建小区必须“标配”幼儿园、未来数年投入财政资金扩建公立园等政策。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财政补贴,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享受到“普惠式”的学前教育,补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的“短板”。

编辑: 何冬圆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