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推进“五水共治”工作,近年来义乌市先后启动了河长制(大陈镇)、农村污水治理(城西街道)、工业污水治理(义亭镇)、城镇雨污合流整治(北苑街道)、“六小”行业治理(北苑街道)、集贸市场治理(义乌全市)等专项试点工作,有针对性地为“五水共治”探索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五水共治”成效如何,基层一线的群众最有发言权。日前,记者先后前往义乌市大陈镇、城西街道、义亭镇等地,实地探访基层一线的治水情况,真切地感受到“五水共治”给基层群众带来的种种变化,以及广大群众对“五水共治”的理解和支持。
【样本一】
大陈镇河长制:早上6点多,河道网格员就去巡查,感叹“现在轻松多了”
12月5日早上5时多,58岁的陈永江就早早起床。洗脸刷牙后,他习惯地拿起手机就出门了。
陈永江是义乌市大陈镇环卫所副所长,也是大陈江河长制网格化管理系统的河道网格员。按照大陈镇河长制相关要求,他每天必须对大陈江镇区段两公里多的江堤进行巡查。考虑到白天工作比较忙,他将巡查时间定在每天早起后至上午上班前。
当天早上6时42分,陈永江开始巡河。他从住处出发,沿着大陈江江堤巡查。巡查的内容包括江面是否有漂浮物、水质是否有异常、江堤上是否有人乱倒垃圾、江边是否有非法排污口……两公里多的江堤,他来回走了近45分钟。回到住处后,陈永江匆匆吃了早饭,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当天上午,记者在大陈镇政府“五水共治”办公室看到,当天早上陈永江巡查的相关情况已被电脑自动记录在案,记录内容具体到他的巡查路线、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巡查结果。比如,陈永江开始巡河的时间为6时42分,结束的时间为7时26分,一共行走了3130米。
原来,陈永江巡查时携带的手机安装了“河长制”APP软件。当他沿着江堤巡查时,手机会通过GPS定位系统,每隔3秒钟自动报告一次巡查的地点,并自动连接成一条巡查轨迹。
陈永江告诉记者,他是大陈镇人,从小在大陈江边长大。在他小的时候,大陈江水质很好,不仅盛产鱼虾,每到夏天还吸引了很多人下水游泳。前些年,由于污染较重,大陈江水质开始恶化,不仅江水散发出一股腥臭气味,江面还经常漂浮着各种废弃垃圾。每到夏天,人们不再下河游泳了。
“实施‘五水共治’后,大陈江的水质逐渐好转,当地群众对‘五水共治’工作越来越支持了。一年前,我去大陈江边巡查,经常会看到有人偷偷往江堤上倒垃圾;现在去巡查,江堤上基本不会有人倒垃圾,这说明当地群众的治水意识也提高了。有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我每次巡查轻松多了。”陈永江说。
[画外音]
为建立和完善“五水共治”长效管理机制,做好浙江省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作,大陈镇不断完善市级河长、镇级河长、村级河段长、河道网格员、河道保洁员等多层立体网络,实现了辖区内溪流河长全覆盖。
为充分发挥河长作用,大陈镇强化了河道日常巡查监管力度。其中,镇级河长每周巡河不少于一次,村级河长每周巡河不少于两次。河道网格员每天必须携带安装了“河长制”APP软件的手机巡查河道,发现河道有漂浮物、岸边有垃圾等问题后,必须及时通知保洁员,并在两小时内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河道保洁长效化、信息化。
自“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来,大陈镇党委、政府围绕大陈江水质提升到Ⅲ类以上的目标,大力开展污染源整治。经过3年多的努力,大陈镇成功通过“清三河达标镇”验收,水环境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大陈江出境断面水质由之前的劣Ⅴ类转为现在的Ⅲ类,垃圾河重新成为“可游泳的河”。
【样本二】
城西农村污水治理:村中两口池塘不仅可以洗衣服,还能洗菜了
村口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大樟树枝繁叶茂、浓荫蔽日,几名村民坐在树下的石凳上悠闲地聊天。樟树边,一口池塘绿波荡漾,两名村妇正在塘边石板上洗衣服,捣衣声清脆悠长……日前,记者前往义乌市城西街道吴坎头村采访时,刚进入村中就被那里的田园风光吸引了。
除了村中的美景,记者还发现,村民们家里的洗衣池区域有3个地方显得与众不同:一是每个洗衣池上方加盖了雨棚;二是靠近洗衣池的搓衣台3面用水泥浇筑了3厘米左右高度的挡水条;三是洗衣后的水不是直接流到地上,而是在洗衣池下方安装了一根排水管,统一接入村中的污水管网。
看到记者有些不解,村民季宜芳连忙向记者讲述了其中的奥秘:每个洗衣池上方加盖雨棚后,可防止下雨时雨水流入洗衣池中,从而实现雨污分流,减轻污水处理压力;搓衣台3面用水泥浇筑挡水条,是为了防止搓衣服时洗衣水流到地面,便于搓衣台上的水自动回流到洗衣池中;在洗衣池下方安装排水管,是为了将洗衣后的废水接入村中的污水管网进行集中处理,防止洗衣服产生的废水直接流到地面后污染环境。
另外,吴坎头村每户人家的房屋管道都实行雨污分流,卫生间、厨房等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统一接入污水管网,屋顶平台等场所在雨天产生的积水统一接入雨水管网。
记者在吴坎头村采访时,还发现一个细节:在村中一些道路中间,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污水井,全村共有160多个污水井,每个污水井盖下面都加装了一层隔离垫。这又是为什么呢?
义乌市城西街道“五水共治”联络员吴凤鸣告诉记者,以前,这些污水井均未加装隔离垫。每到下雨天,雨水会通过井盖上的拉盖孔流入污水井中。现在,在每个污水井盖下面加装隔离垫后,下雨时雨水再也无法流入污水井,每年可节省一大笔污水处理费。
村民吴珠香告诉记者,吴坎头村有两口池塘。以前,池塘的水质不好,水中经常长绿藻。实施“五水共治”后,两口池塘的水质明显好转。现在,村民们不仅会在塘里洗衣服,还会在塘里洗菜。
“要是水质不好,谁敢在塘里洗菜?”吴珠香说。
[画外音]
为全面推进农村雨污分流达标村创建工作,推动义乌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向市场化、专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今年4月14日,城西街道接受义乌市“五水共治”办公室的试点任务,全面开展农村雨污分流达标村创建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试点工作,吴坎头村是城西街道的试点村。截至目前,城西街道已完成吴坎头、荷村等25个行政村的农村雨污分流达标村创建工作。经第三方专业机构检测,晴雨天污水流量这一核心指标已符合运行维护托管标准。在城西街道下辖的47个行政村中,吴坎头等34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已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石明堂等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实施自建终端处理;鲤鱼山等5个行政村为实施异地奔小康村。
【样本三】
义亭工业污水治理:投入10万元改造厂区管网,企业主连说“值值值”
前段时间,义乌市降雨比较频繁,但在义乌市义亭镇姑塘工业区开饰品厂的金荣并没有以前一下雨就发愁的烦恼。
姑塘工业区位于义亭镇东北区域,占地面积约1.6平方公里。工业区内共有工业用地企业97家、承租企业221家。该工业区始建于1998年,各种管网设施不完善,加上部分管网老化,一到下雨,工业区内雨污混流、管道堵塞等问题突出。更糟糕的是,由于下雨天大量雨水通过污水收集系统进入污水管网,极大地增加了义亭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力。据测算,下大雨时,姑塘工业区部分企业的雨污混流现象严重,流入污水管网的水量是晴天的3倍多,严重影响了义亭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金荣在姑塘工业区办饰品厂10多年了。以前,厂区员工食堂的油污直接往污水管里排,时间长了污水管堵塞厉害,经常出现污水外流现象。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很多,还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今年4月6日,义亭镇启动工业企业雨污合流整治试点。趁着这次试点的契机,金荣累计投入10万元,积极开展厂区雨污合流整治工作。在义亭镇及义乌市环保局专家的指导下,他在食堂厨房后面新建了隔油池,彻底解决了食堂油污及污水管堵塞问题。另外,他还对厂区内8个化粪池及相关管道进行了清理,对供员工洗衣服的4台洗衣机加装了污水收集管网,并对所有室外污水井盖加装隔离垫,防止厂区地表雨水流入污水井。
像金荣一样,同在姑塘工业区办厂的何兴良也是义亭镇工业企业雨污合流整治试点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
何兴良是义乌市唯一手套厂的负责人,他所在的厂区共有3个食堂。由于油污排放量比较大,此前饱受油污之苦。义亭镇启动工业企业雨污合流整治试点后,他先后投入5万多元对厂区的雨污管网进行改造,并一口气新建了3个隔油池。
“义亭镇启动工业企业雨污合流整治试点后,你们分别在雨污合流整治方面投入了5万多元和10万元。你们觉得这样做值不值?”记者问何兴良和金荣。
两人不约而同地一起回答:“值!值!值!”
[画外音]
记者从义亭镇政府获悉,自启动工业企业雨污合流整治试点以来,义亭镇财政累计投入80余万元资金,用于工业企业雨污合流整治。另外,姑塘工业区的企业累计投入整改资金500万元左右。截至目前,已完成318家企业的雨污合流整治工作,累计整改各类问题486个,取缔非法取水井60个,清理化粪池96个,新建隔油池108个,新增排烟系统81套,姑塘工业区雨污合流、管道堵塞等问题基本整改到位。
今年上半年,义亭镇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源头治理为重点,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各项工作,辖区河流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据统计,今年义亭镇共安排各类治水工程项目25个,总投资达7400多万元。截至目前,18个项目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另外7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