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2月8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王婷)来自澳大利亚的西蒙,中文说得不流利,却能说上几句义乌话。他总是和身边的人强调自己是“新义乌人”。“我在义乌待了13年,已经离不开这里了。我会一直待下去。”西蒙说。
找到了义乌这块“宝地”
西蒙的办公室位于义乌市中心的雪峰银座,通过落地窗台可以鸟瞰整个绣湖。他习惯泡杯咖啡坐在办公桌前,让咖啡的香味在整个房间弥漫开来。
西蒙说,他的父母在澳大利亚开着三家商店。来中国前,自己主要帮助父母管理这三家商店。随着中国商品越来越多地进入澳大利亚,一家人看到了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背后的丰厚利润。
“那个时候,我们主要是找澳洲的中国代理商进货。但其实,我们一直在考虑自己到中国来采购商品。你想,在中国一块钱的东西,到了澳大利亚就能卖到了10澳元,这太令人兴奋了。”西蒙笑着说。
2003年,西蒙跟随父亲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然而,在上海,他们没有找到想要的产品。这时,朋友告诉他,或许可以去义乌看看。西蒙的首次义乌之行就这样开始了。
在长达四个小时的车程后,西蒙在义乌一下火车,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憾了。
“火车站旁边开着大大小小很多家餐馆、酒店,人声鼎沸,车水马龙。”这样的场景,让西蒙充满了好奇。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西蒙和父亲走访了当时的篁园市场、宾王市场及周边。琳琅满目、价廉物美的商品让他们觉得找到了“宝地”。“我们想要的,这里都有,真是太棒了。”回想起初到义乌时的情景,西蒙依然难掩激动之情。
说好呆三个月却住了13年
自从那次之后,西蒙就成了义乌的常客,每年都会来三四趟,每次都会带走一两个柜的货物。有时候,他还帮朋友批发货物。
因为来往的货品越来越多,难免会出现一些纠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蒙的父亲对他说:“不如你去义乌呆三个月,专门负责采购货物,并检验货品,安排发货。”
2005年,27岁的西蒙在父亲的要求下来到了义乌。那时候,西蒙白天忙着做生意,晚上就去咖啡厅或者餐厅坐坐。没过多久,他就爱上了这种充实的生活。
“澳大利亚的生活太单调,太安静了,能够一起玩的朋友不多。”西蒙说,在中国就不同了,这里热闹很多。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里遍地都是商机。
“我看到很多外国人在义乌采购商品时,也会和我们一样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我在这方面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帮助他们验货,帮忙沟通解决,从中起到桥梁的作用。”
因此,三个月后,西蒙就给父亲打电话说“决定留在义乌”。
那年,西蒙在雪峰银座租了一套房子,成了这里最早的房客之一。
“义乌让我有归属感”
在义乌13年,西蒙始终都没有开自己的外贸公司。问他为什么,他说“没有必要”。“自从我住在中国的消息被越来越多的朋友知晓后,我就成了大家在中国的‘代言人’。”西蒙说。
2011年,西蒙在朋友的结婚派对上认识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希望西蒙成为他在中国工厂的联络人。那是一个以塑料餐具生产为主的工厂,西蒙的主要工作是负责验货和配货。这正是西蒙擅长的。
四年前,西蒙得知朋友的父亲想要打开中国红酒市场,便专门推荐了义乌。“在义乌这么多年,我认识许多开餐厅的老板,可以帮助朋友走进义乌市场。”西蒙说,“我第一次牵头举办品酒会就取得了成功,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个澳大利亚有机红酒品牌的义乌推广人。”
对于西蒙来说,义乌给他带来的不仅是成功的事业,还有美满的爱情。西蒙的妻子是舟山人,在义乌开了一家外贸公司。两个原本很难有交集的人,却在义乌相遇、相知、相爱,并有了爱情结晶。这样的缘分,也让西蒙对义乌平添了几分感情。
不仅如此,西蒙还在义乌有了许多难能可贵的人生体验:比如当外教;比如经义乌朋友介绍,去横店当群众演员。“如果我没有来中国,我大概就会按部就班地接手父母的生意,然后结婚生子过一辈子。那么,在义乌的这些美妙经历,也就不可能有了。我觉得来义乌,是我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它改变了我的一生。”西蒙说。
前不久,西蒙加入了世界商人之家。“我的朋友告诉我,这是我们外国人在义乌共同的家,我们有任何有利于义乌发展的想法,都可以通过这个组织来传达。我希望义乌能越来越好。”西蒙说,他将积极加入到公益事业中去,为义乌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用西蒙的话来说,义乌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