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商之“义”,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义”。“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鸡毛飞上天》便把义商之“义”泼洒得淋漓尽致,所铺展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义商创业卷轴。义利相融、义利双赢,此乃全剧主旨。“义”与“利”构成该剧跌宕起伏的叙事张力。
义乌今日之财富,由醇厚质朴的鸡毛换糖人用手中的拨浪鼓击出。这是一曲“摸着石头过河”的血泪史。如今,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义乌,既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亦为全球化的推动者。然而,世界经济遭遇动能换挡,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传统增长引擎日趋式微,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匮乏,以“买全球、卖全球”立足商海的义商受制于发展瓶颈。义乌,以“商”兴市,以“义”立市,突破瓶颈,则唯有以“创”强市。创新是根本,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就此,笔者倡议,在乌伤大地,办特色教育,做崇德教育,建双创教育。
以“商”兴市,办特色教育。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是由拨浪鼓摇出的世界之最,特就特在“商”,既指小商品这种特定劳动产品,亦指批发市场这种特定商业模式。在呼唤智商、情商、财商兼备的时代,义乌人亟待涵养贸商。贸商不同于财商,而是在人与人的交互以及物与物的交换中实现“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左传·成公二年》)。由此,商学应当成为义乌特色教育,不只是传授“为稻粱谋”之术,更是激发莘莘学子“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境界”。为培养未来义商,义乌须架构一个以“商+”为特征的教育体系,其基座为遍设商学课程的中小学校,其主干为商科类职业技术学校,其顶层为商科类应用技术大学。
以“义”立市,做崇德教育。“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莫重于义》)。养心,即立德。立德树人的路径就是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学生崇德修身。核心价值观24个字,字字熠熠闪烁着“义”的精髓。只有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从娃娃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在细处着眼、在小处着手、在实处着力,知行合一,才能让“义”的种子在青少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此乃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
以“创”强市,建双创教育。自中央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以来,双创教育成为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动能转换的必然选择。在创业课程、创客空间、孵化资金、企业家导师等核心要素的支撑下,双创教育意在打造一支推动新业态、新产业崛起的人才队伍。但义乌的双创教育并不仅限于此,其核心乃培育人的事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由此塑造“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的君子。故而,双创教育须深度融入义乌人才培养体系,成为面向人人的全面教育,以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进而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在《理想国》结尾,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发出宣言: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道路,追求正义和智慧。《鸡毛飞上天》因循的就是这么一条向上的道路,直抵苍穹,雏鸡涅槃而成凤凰。这是义商的真实写照。义乌永续发展取决于一代代义商源源不竭地涌现,擘画一张以“商”为特色、“义”为基石、“创”为引擎的教育蓝图便迫在眉睫。
(作者系义乌籍人士,留德哲学博士,教育部委托专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教育论述研究”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