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朋友圈时不时被一部正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热播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给刷屏,不仅是因为剧中的演员演技爆表、剧情不落俗套,更重要的,是因为此剧的原型就在我的家乡义乌。虽然没有亲历过“鸡毛换糖”那个年代,但却多少次听长辈回忆那时的苦与乐,身为90后,我成长的过程也目睹了这座小城义乌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为全球小商品集贸中心。
此剧的豆瓣评分一路飙升至8.7分,好看之处除了曲折揪心的感情线之外,还有那代代相传的义乌人的生意经,这也是义乌成功的精髓所在。在这里为你们一一揭秘,还不快拿小板凳在前排坐好?
“出六居四”的大格局让义乌走得久
剧情开篇就点出挑货郎的一个重要原则“进四出六”,其实在义乌土话说来应该是“出六居四”,意思是做生意时要多让利给顾客和帮助过我们的人。当你有一百块利润时,应该先把其中的六成分给人家,剩下的四成才是自己所得。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顾客感觉自己占便宜了,才能保持并吸引更多的客源,生意也就越做越大、越做越好。用今天流行的词来讲,这里充分体现了义乌人的格局大,追求的是长远利益而不是眼前的蝇头小利,追求的是合作共赢而非一己之私。
剧中体现义乌人格局大的例子不胜枚举,在男主角陈江河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识字你这辈子生意做不大”、“全国人民一提到袜子,都会想到是我们家织出来的”。
一个城市或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它能走多久、走多远。正是义乌政府和义乌商人的大格局,让义乌市场从零售转向批发,开创“前店后厂”的义乌模式,到如今的世界小商品之都。新的时代征程,义乌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义新欧”班列从这里启航,也呼应了片名《鸡毛飞上天》的寓意,“鸡毛最贱,但只要借着太平洋、大西洋的风,鸡毛也能飞上天。”
“勤耕好学”的精神让义乌走得好
故事的主人公陈江河虽然没受过正规教育,但却是义乌精神“勤耕好学”最好的代言人。小小年纪就挑着货郎担,跟着养父去周边的省市“鸡毛换糖”谋生。挑货郎最重要的就是脚力要勤,每天挑着担子走几十里地。可别小看了这“鸡毛换糖”的买卖,小江河靠着走南闯北的经历,一路走一路学习、钻研,每到一处便了解当地的买卖行情,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生意经。
又如江河来到快倒闭的国营袜厂打工,也是抱着学习的心态,以前走南闯北是学习“怎么卖”,这次是学习“怎么做”。厂里买了日本最新型的织袜提花机,江河就偷学日本师傅修机器的手艺,从而摸清机器构造,仿制出机器。虽然这种违反知识产权的行为不可取,却贴切地展示了义乌人好学的特质。
在义乌的企业家中,这样“勤耕好学”的例子比比皆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不被淘汰。
“有容乃大”的气魄让义乌未来有看头
看剧时,有时会有四川话和东北话乱入,弹幕中的吃瓜群众吐槽这是bug,才不是呢,现实中的义乌不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经营者和采购商,还有1.3万常驻外商。由此可见,义乌是座开放包容的城市,这也是义乌市场繁荣的精髓之一。义乌,符合条件的外商可以领取外籍商友卡,在养老、教育等方面与义乌市民享受同等待遇;市场里有专门的老外调解员;每年的“两会”市委市政府都会邀请外商旁听……
一座国家或城市的包容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如同《罗马人的故事》中讲述的,罗马人给予外国移民者与本国公民同等的市民权,对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群体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这是罗马能够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义乌也正用它“海纳百川”的气魄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和客商留下来,一同创造这座城市更美好的明天。
说了这么多义乌人的生意经,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