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让“义乌精神”再放时代光芒

发布时间: 2017-08-01 09:10:28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商报记者 应悦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8月1日讯(商报记者 应悦)“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是创造义乌奇迹的精神动力。作为对义乌精神的一种独特阐释,从骁勇善战“戚家军”到甘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从彪炳军史的新时代“义乌兵”到干事担当的义乌铁军,义乌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走出了一个个敢为人先、舍生取义的民族英雄,奔跑着一代代忠义为民、拼搏奉献的时代先锋。这些义乌面孔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将坚毅和果敢紧紧锁定,将赤诚和忠勇深深镌刻,将义乌的精神脊梁高高托举。

  (一)

  历史不会忘记。在那个狼烟四起的烽火年代,为了保家卫国,靖边护民,他们用深明大义,捍卫家园。“长城为碑,历史为证。”四百多年前,义乌兵背井离乡,追随戚继光的脚步,南下荡平倭患屡建奇功,北上修守长城不离不弃。一幕幕历史烽烟,记载着义乌兵的不屈与奋斗。

  明嘉靖年间,戚继光从义乌挑选出4000亲兵,组成赫赫有名的戚家军。这只队伍精心操练,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战斗力极强。自成军之日起,这支队伍屡次攻坚、解围、迎战、追击,剿平了浙江、福建、广东的倭寇,立下了汗马功劳。

  明隆庆元年,戚继光奉调北上,修筑长城,抵御鞑靼。义乌兵深入燕山山脉,在沟深谷窄、路险坡陡的悬崖绝壁之上修筑城墙、构建防务。在东起山海关、西至镇边城(今居庸关西)长达1000多公里的防线上,建起了一道蜿蜒起伏的长城,1017座敌台参差点缀其间,蔚为壮观。

  从嘉靖三十八年至万历十一年,以义乌兵为主体的戚家军击败的敌军总数超过十五万余,妇孺皆知戚家军威名远扬,朝野皆闻义乌兵善战之名;从“提戈东南”荡平倭患到戍守燕边抗鞑靼,数万义乌兵与戚继光南征北战,为民解倒悬,为国御强敌,在生死存亡之际挺起了民族脊梁,诠释了义乌精神。

  在“九边之首”总兵府驻地三屯营,戚继光亲笔所书“乌伤诸壮士”:吴惟忠、黄宗统、楼必迪、龚子敬、丁茂、金福……一位位义乌兵将领赫然镌刻其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璀璨功绩。

  跋涉在义乌兵修筑的长城上,一处处残碑断碣,殷殷记载着数百年长城筑修的缕缕风尘,和上万义乌兵远戍的苦乐情怀;一处处雄关险隘,积淀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长城精神,也成为义乌兵精神的标志和象征。敢为人先、勤劳睿智的义乌兵400年前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自强不息、诚信包容的义乌人400年后开创了世界商贸史上的奇迹,这是从长城精神到义乌兵精神,再到义乌精神的一脉相承和源远流长。

  (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那场全民参与的革命救亡运动中,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他们用鲜血染红军旗。“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数百年来义乌兵不畏强敌、能征善战的基因代代赓续传承,革命年代一以贯之,百年不易。一幕幕历史镜头,记录下党领导义乌人民革命斗争的每一次前进和胜利的脚步。

  近代中国,生死存亡,岌岌可危,是南湖红船点亮了革命的星火,是南昌枪响惊醒了沉睡的民族。从那时起,义乌也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高潮。抗战烽火中,党的旗帜成为中流砥柱,领导义乌人民始终坚持武装斗争,依靠民众力量,开辟了一块又一块革命根据地,涌现了一个又一个英烈楷模。

  在民族彷徨之际,陈望道在城西分水塘村翻译了第一本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高高擎起马克思主义旗帜,他参与创立中国共产党并一生坚定信仰,身体力行诠释“信仰的味道是甜的、信仰的力量是伟大的”真谛。

  稠城仓里村的赵平生建立了义乌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义乌阜亨酱园联络站,三次被捕,坚贞不屈,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

  鱼曹头村的朱金则在义永边区建立起义乌第一支革命武装队伍,顽强抗争,甘洒热血,打响了义乌红色游击的第一枪。

  第八大队、坚勇大队、独立大队在义乌县委领导下,与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部队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前赴后继,矢志不渝,开辟了金义浦兰根据地和诸义东抗日根据地,使义乌成为金属地区我党政军的主要活动中心和抗战中心。

  义乌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无数仁人志士于危难中振作,在绝望中重生,汇聚于信仰的旗帜之下,胸怀救国救民伟大理想,用鲜血承诺践行,用生命踏歌而行。面对强敌,面对革命战争的枪林弹雨,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将朴素而纯洁的爱国热情、滚烫而真挚的爱国热血,抛洒在义乌这片热土中,让星星之火虽历经暴风骤雨却经久不息、最终燎原。

  义乌兵精神与革命精神交相辉映,让这一段历程群星闪耀,也让义乌精神在历史中迸发出耀眼的精神火焰,气贯长虹,穿越时空,燎然在义乌的逐梦征程上,成为今天我们继续为梦想砥砺前行的精神灯塔。

  (三)

  穿过峥嵘岁月,走过风雨征程。在社会主义奏响的时代壮歌里,为了人民的富裕和安康,他们用行动争当时代先锋。“宜将剑戟多砥砺,不教神州起烽烟。”和平年代,告别金戈铁马,散尽战火硝烟,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恢宏征程中,在面临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义乌籍军人用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用挺身而出谱写军人的担当和奉献,用鲜血和生命矗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

  边城满洲里蜿蜒流淌着达兰鄂洛木河,湍急的河水定格下义乌籍大学生士兵骆超强20岁的青春年华。在那个盛夏的清晨,为救落水的群众,他纵身跳入河中,群众得救了,他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被打捞上来时,他身体依旧保持着前倾、双手张开呈救人时的托举状。他用男儿的热血,践行着挺身而出、古道热肠的军人气魄和百姓情怀。

  闽南特大山火印刻着义乌籍军人楼建平向火而行的坚毅背影。为保护部队新型装备和军事设施,他奋不顾身参加火灾抢险,舍生救助跌入火海的战友,自己被烧成重伤,全身烧伤面积高达76%。他用无所畏惧的勇气彰显向死而行的军人本色和忠诚底色。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浮点运算速度多次在世界舞台夺冠,记录下义乌籍军人方粮的矢志和艰辛,作为中国计算机研发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他用不懈的探索和追寻向世界证明中国制造的精彩和魅力。

  全军航海学科带头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王孝通同样也是一位义乌籍军人,他自筹资金研制“电子海图”在国际上首次将万张海图融为一体,使人类航海进入崭新的技术领域;他领衔研制的军舰“多功能综合模拟训练系统”,推动了我军新装备训练手段的历史性变革;他组建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新学科,为我国新一代军事航海人才的培养闯出了新路。

  还有难以数计的义乌籍官兵,拥有了与英雄前辈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价值追求和目标航向,在一件件为民服务的事无巨细中,在一次次与灾害抗击的殊死搏斗中,以行动作笔,以血汗为墨,书写出新一代义乌兵的强军风采,续写着义乌精神的崭新篇章。

  (四)

  血脉在传承,传统在延续。在群狮争先、百舸争流的发展浪潮中,为了家乡的改革和发展,他们用铁肩担当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传承义乌精神的坚定践行者。“知史方能笃行,使命催生担当。”如果说战争年代,义乌精神外显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战场豪情;那么和平年代,义乌精神则内化为“意气风发,势拔山河似蛟”的干劲和锐气。人民的军队来自人民,新一代的“义乌兵”不仅在军营,同样也分布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那些为了义乌的经济腾飞而忘我工作的建设者,同样也是令人钦佩的新时代“义乌兵”。

  回望过去一年,义乌大地勃勃生机,有机更新、三改一拆、治水剿劣、综合改革、项目落地……涌现了一支支奋力奔跑、干事担当、百折不挠的铁军队伍:“永远在路上”的招商铁军,以求贤若渴的心态和引凤还巢的决心,吸引一大批优质项目落地义乌;“永远在户中”的城市有机更新铁军,进村入户、挨家挨户,始终以永远在户中的作风冲在基层一线;“永远在现场”的拆迁铁军,白天在现场拆违、晚上在研究拆违,挂图作战到村、重点攻坚到户,始终以克难攻坚的勇气干在拆违一线;“永远在水中”的治水铁军,一个点一个点排查整治,始终以孜孜不倦的作风冲在治水一线;“永远在浪头”的改革铁军,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涉不知深浅的水,敢干别人没有干过的事,始终为义乌继续走在改革前沿上下求索,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由“试点”变“试验区”,承担10余项国家级改革试点……

  一支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铁军队伍,继承和弘扬“戚家军·义乌兵”精神,履职尽责、坚守岗位,用不断奋进的脚步延续着先辈们的荣光,用牺牲奉献大写着新时代的担当。

  昨天的辉煌铺就今天的发展,今天的开拓接续昨天的奋斗。不论时光流转,风云激荡,一代代“义乌兵”的精神原点从未改变,他们把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扛在肩上,成为无私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无悔的牺牲者。他们用忠诚和奉献写就历史,用鲜血凝练精气神,用生命搭起精神高地,成为我们积聚力量的精神命脉和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为牢筑新时代的钢铁长城,新一代的“义乌兵”必将勇立时代潮头,勇抗时代重任,将军人气质融入时代精魂,让“义乌精神”再放时代光芒,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编辑: 祝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