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财经 正文

在义乌发制品的实体界和电商界 他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发布时间: 2017-12-01 08:55:25 来源: 浙中新报 作者: 记者 方璟 通讯员 王文娟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叶水禄,自1993年经商以来,辗转温州和义乌两地,见证了两座城市的发展变迁。他先后从事过鞋业、饰品行业,直至接触了发制品行业,才找到了事业真正的着力点,一做便是十多年。如今,身为义乌五富饰品商行老板的叶水禄,在国际商贸城一区、三区和五区有着多间店面,还在义乌和江西两地有了自己的工厂和展厅。

  从传统商业模式到电子商务时代,这名70后商人的商海沉浮史跃然纸上。

  引进技术实现义乌本地生产

  谈起2002至2005年,发制品行业的商人们有着说不完的“光辉岁月”。“当时仅巴西一个国家,我就有28名客户,每位客户单次下单的产品数量都在一个货柜以上。”叶水禄回想,那几年,发制品如其他行业一样,都迎来了外贸出口的高速增长期。当然,能做到如此大的出货量,他付出不少的努力。

  1999年,叶水禄出任一家外贸公司的采购经理,开始接触到假发制品。当时国内发制品行业的技术和工厂,主要集中在河南许昌、山东青岛和深圳等几个城市。整个义乌市场,也仅有几家代销商,几乎找不到生产商。每次订货,如果是新品或者新工艺,都要花不少功夫才能帮客户采购到理想的产品。

  一年后,手中已经有了丰富客户资源的叶水禄,决定自己开办发制品工厂。前期缺少技术和设备,他便赶到河南和山东,花费十多万元,聘请专门的技术师傅,对工厂的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最终得以实现在义乌本地进行仿真发的生产。

  之后的四五年间,随着仿真发制品在外贸市场的走俏,义乌本土的发制品生产厂家,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但叶水禄,称得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传统企业的电商初体验

  2003年,阿里巴巴初入义乌市场进行推广,一向勇于尝试和创新的叶水禄作为初期的商户代表之一,加入了阿里巴巴,也成为义乌发制品行业最早的电商尝试者之一。

  “当时正处于发制品行业发展的高峰期,大家的忧患意识并不强。可自从我了解了电商的运作模式,就想将假发这一传统行业带入电商,让它在新的商业模式中,继续大放异彩的想法就没变过。”叶水禄说,十多年间,许多同行业商人,在电商平台中进进出出,不少人始终对电商平台抱着观望的态度。更有甚者,觉得电商破坏了实体市场。而他坚持选择相信和拥抱电商。

  2005年,头套开始流行,传统的假发片等产品需求渐渐变少。叶水禄一方面开始加大在电商平台的广告和推广投入,注册了“富华”、“叶子”,以及“拨浪鼓”等多个专有品牌,同时聘请专人设计企业网站,经营企业的电商平台;另一方面,引进头套等中高端发制品的生产技术,仿真效果更好。

  品质的提升,加之电商平台的助力,使得叶水禄的发制品生意顺风顺水,曾创下年度单个客户单款产品销售额达1200万个的记录。

  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竞争力

  义乌购诞生之后,叶水禄首先看重的便是该平台的引流和展示效果,如今企业已经成为义乌购的钻石会员,每年都有不少新客户通过义乌购找上门来。然而,义乌购带给叶水禄的影响,远不止这些。

  在深入了解义乌购的平台运营模式之后,他开始转变了想法。其经营的五富饰品商行由电商直营的模式,转变为整合企业所有的行业相关资源,积极入驻各类电商平台,成为该平台海内外云仓的供货商。叶水禄说:“如今,浙江发制品行业协会刚刚形成两年,如果能够网罗行业的丰富资源,做综合型的批发商,对整个行业来说将是一大幸事。”

  在引导传统发制品行业,往现代互联网电子商务靠近的同时,叶水禄仍然积极关注着行业动态。2016年上半年起,为了提升义乌行业水准,提升企业的产品品质,他还和几个同行一起,研发高端真发头套,以及打造订制服务产品。

  未来,他计划继续做好优化产品品质与服务,坚持实体与电商“两条腿走路”。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