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镇街 正文

从美丽乡村走向美丽生活 义乌市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 2018-01-09 09:03:50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商报记者 楼一强

  中国义乌网1月9日讯(商报记者 楼一强)环境美,让人住得舒心;发展美,让人感觉日子过得越来越舒畅。

  近年来,义乌市着力推进乡村从“环境美”到“发展美”,从“一时美”到“长久美”的转变。尤其2017年,通过引资招商,注入新活力,美丽乡村建设一路高歌猛进,硕果累累。截至2017年9月底,义乌市76个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已全部实现“摘帽”,全面完成2017年年初省里下达的任务;2017年10月底,全市732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并且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超额完成省里下达50%的年度任务。

  “输血”只能解决一时之困,经济要发展,“造血”是关键。为了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义乌市结合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有利条件,因村施策、多措并举,探索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有偿使用、众筹众创、结对共建、产业激活、土地规模经营、异地物业、项目引入、资产盘活、行政村撤并等,开创性地提出了发展集体经济“造血十法”,走出了一条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特色之路。

  盘活资源落地能生金

  义乌是个缺地的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同时,义乌又是一个交通便捷的城市,道路四通八达。对于农村来说,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如何利用闲置的村集体土地,以及闲置的村集体用房,用来补充、满足城市的用地用房需求,成了这次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一个方向。

  义亭镇陈店村是省定的集体经济薄弱村,以前,每当村里道路需要修补,或者池塘清淤,村干部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来钱的地方,只能向上级申请补助。但在这次“摘帽”行动中,陈店村有了好办法,他们将村里原有的简易房进行拆除,积极谋划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项目,建造了2幢12层综合大楼(店面20间),其中,仅一、二层村商服用房用于出租,就可产生租金收入100万元。原本在城里租房做生意的村民,看到村里就有土地和房屋出租,于是纷纷回到了村里来投资和办厂。通过盘活,村集体原本闲置的会堂、厂房、办公用房和山林等,都成了村集体增加收入的源泉。

  在摘帽行动中,义乌市采取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挖掘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采访中,记者在佛堂镇了解到,该镇的寺前西村,就是通过将集体闲置房产纳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招租,年租金从原来的3万元增至10.2万元,规范了集体资产管理,增加了集体收入。

  此外,义乌市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行农村宅基地轻微违法有偿使用。农村住房符合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条件的,有偿使用费按照农村宅基地楼面基准地价,以宗地为单位,按20年使用年限一次性收取有偿使用费。刚刚过去的一年,义乌市已全面铺开农房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其中,像仙坪村、甘山村、后畈村、俞村、里后张村等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仅通过这一方法就实现了摘帽。

  同时,为了推进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顺利入市,2016年9月以来,义乌市全面查清了92宗共868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权利主体、分布范围、规划用途、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制订了配套政策,建立起唯一编码的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数据库。根据义乌市2017年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计划,义乌市当年出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15宗以上,面积75亩以上,出让金额达1亿元以上,集体经济组织收益达到了5000万元以上。

  整合资源筑巢引金凤

  在2017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义乌市商城集团、市场集团、陆港集团、城投集团、交投集团、社投集团、水务集团、恒风集团等八大国企,牵手大陈红峰、义亭缸窑等8个村,送上大礼,出钱、出人、找项目,结对共建美丽乡村,项目总签约金额超过了10亿元。

  为了配合美丽乡村建设,义乌市八大国企均专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子公司,结对共建美丽乡村。该模式主要依托村集体土地、山林、水面等山水资源,由政府部门牵线,通过结对共建等方式,使村集体与结对企业实现政策、资本、技术、信息等有效对接,共同建设发展项目,增加集体收入。

  作为美丽乡村相关项目的投资主体和建设主体,义乌市八大国企创新了项目投入机制,全面参与10条结对精品线路、8个重点结对村的规划建设,将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促进村集体增收。去年,八大国企共投入美丽乡村建设2.55亿元,已开工工程数达202个,其中,至美大陈线、人文上溪线、德胜古韵线3条精品线成效初显。

  另一方面,义乌市还通过农业农村招商引资,引进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光伏项目等优质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义亭镇缸窑村,成功引进安徽商会总投资达1.8亿的缸窑古村落开发、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非遗文化产业入驻和村企对接等4个产业项目,开发打造缸窑村梨花节、陶艺创意产业园、缸窑乡村书吧等文旅项目,对接入驻百子灯、剪纸、陶瓷制作、银器制作等非遗项目,预计可实现年游客20万人次以上,全村旅游产业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200人,有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帮助农民脱贫,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义乌市除了国企结对共建美丽乡村这一发展模式,同时还开展了集体经济薄弱村“2+1”帮扶模式。即省定薄弱村各确定1名市领导、1家企业和1个机关部门进行结对共建,签订《机关、企业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协议书》,帮项目、帮联络、帮资金及合作开发,实现共赢。如苏溪镇仙顶村、仙下村在结对市领导和机关部门牵线搭桥下,分别与浙江欧意智能厨房有限公司和棒杰数码针织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向企业供应高山蔬菜、茶叶等农产品,让农民的劳动成果有去处,同时让需求方吃到放心的农作物。

  无中生有创意使得活水来

  义乌是个无中生有的城市,义乌的农村和农民从来就不缺乏创新精神,尤其在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如此发达的今天,义乌农民特别善于发掘商机,无中生有,用创意改变生活。

  五类开创性的做法,让义乌市农村焕发了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一是众筹众创法。这一方法通过利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鼓励村民以资金、资源等多种方式入股,共同参与村庄经营,发展美丽经济,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空间。

  大陈镇马畈村,通过村集体和村民众筹,集体占股60%,村民认购股40%,发展农业奇幻乐园项目。2016年,马畈村接待游客达120万人次,实现乐园门票、游乐项目收入1200万元左右,村民已累计获得分红每股1400元;城西街道何斯路村,组建了义乌市草根休闲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股占25%,村民和工商资本认购占股75%。何斯路村将村里各种资源资本化、股权化,对村民房前屋后的菜地、池塘、山坡等生态资源进行专项评估,全村村民按现有基础资源投入到合作社,形成“一草一木皆股份、男女老幼皆股东”的良好格局。通过开发薰衣草主题花园、“斯路何庄”农家乐综合体项目等,仅薫衣草主题花园及薫衣草产品,每年可达收入300余万元,村级集体资产由2008年负债20余万元变为目前年收入480万。

  二是产业活化法。这一方法将壮大集体经济与发展块状经济、特色产业相结合,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江东街道青岩刘村是全国闻名的电商第一村,青岩刘村依托区位、人才和物流便捷等优势,为入驻电商提供物业、培训、咨询等“一条龙”服务,2016年,青岩刘村网店数达3500多家,全年销售额近50亿元人民币,日均出单量10万单,被称为“中国网店第一村”。

  三是土地集中流转法。这一方法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运营等方式,促进农村土地集中连片生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走出一条规模经营促增收的路子。

  义乌市目前集中连片20亩以上土地流转率为45%,145个村已办理土地流转养老保险。赤岸镇大新屋村,利用大新屋村周边山体土壤适合栀子花生长的优势,通过土地流转集中1000亩土地,开发建立栀子花基地,通过发展西海栀子花旅游节等农旅项目,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100万元左右。

  四是异地物业法。这一方法主要针对集体资源匮乏、资金不足、资产量少的村,通过跨区域联建、联购,安排村集体经济用地指标用于建设物业,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增长。例如,赤岸镇9个下山脱贫村,在镇集中安置小区内联建74间店面房进行公开招租,每个村集体每年可增加房租收入10万元。

  五是行政村撤并法。这一方法主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按照“1(城区、镇区)+X(中心村)+Y(保留村)”的城乡体系,对条件成熟的集聚区建设村、城郊完成旧改村等村实行撤村进社区,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功能等级,通过财政资金覆盖转化或强村带弱村实现转化。

  目前,义乌市行政村(居)从原先809个减少为732个。如佛堂田心一村、二村、三村、四村撤并为田心村,整合四个村集体资产,利用政府对中心村供地政策,将原先分属于4个村的碎片化建设用地进行盘活,并由村集体统一规划新建占地约3亩的农副产品批发与零售综合市场,进一步增强集体经济造血能力。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