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月11日讯(通讯员 韦悦 商报记者 卢丽珍)城西街道桥头村历史悠久,梅溪环抱,因桥多而得名,前几年村内发现距今9000年的桥头文化遗址,得到了全市内外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该村村两委团结一致,各项工作顺势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五水共治”、集聚安置等工作有声有色,尤其是诚信文化的培育,有效推动了乡风民风美起来。
引活水,改善村居环境
桥头村位置优越,但由于这些年旧村改造,村内累积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如何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同时改善村中水环境是村两委首要任务。
说干就干,村两委立即着手情况摸底,建立多个环境整治“攻坚区”,并根据整治难度进行分类。以党员带动联系户的形式,成立12个攻坚组,逐个进行突破。在集中清理的两个月中,桥头村共清运各类垃圾1000余车。下一步,村两委将着重在村居环境长效保洁上发力,村两委干部带头开展垃圾分类宣传,防止垃圾堆积反弹,进一步巩固环境整治成果。
村内小微水体整治一直是桥头村难以攻克的顽疾,为了在根源上解决问题,街道与村两委干部通过前期的经验,并多方征求意见,最终确定修复铜溪堰坝。2017年7月份,村中投资10多万元,修复了铜溪堰坝,将铜溪活水引入村中,大大改善了村中小微水体水质。
开党会,村民问题迎刃而解
为了能够高效推进工作,桥头村两委利用每月15日主题党日会议,通过每月收集一个村民最关心的问题,集思广益提出解决方案,帮助村民解决问题。
2017年,桥头村18户村民因上山文化遗址保护需拆迁。如何更快更好地完成拆迁任务,村两委通过当月的主题党日进行讨论,党员带头做工作、讲政策,18户村民顺利达成了拆迁意向,并完成评估工作,为拆迁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自2012年桥头村开始旧村改造以来,已完成200多户的拆迁。三栋高层在村中拔地而起,288套安置房进入了最后验收阶段。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农民群众盼望已久的。”桥头村党支部书记楼有中言语中抑制不住内心激动,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听完报告后,村民们群情振奋。通过学习十九大精神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民的思想实现了从“要我建设”到“我要建设”的转变。
文化深挖,改善乡风民风
桥头村屹立着一座“还金亭”。相传某天傍晚,有个商人路过桥头村,休息后急于赶路,装有金银的褡裢遗忘在休息处,被一老农拾得。深夜,失主返寻,老农将原物归还。商人以一半金银酬谢,老农不收受也不告诉姓名。后商人在桥头建了座“还金亭”,成为了桥头村“信义”文化的滥觞。
如今,走进桥头村,各种诚信题材的墙体画、标语、建筑古迹随处可见。“具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进行文化深挖,改善乡风民风是我们长期要做的。”楼有中对发展村中文化一直信心十足。
为了培养村中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由村两委牵头办起了书法培训班,定期为孩子上课,受到了村民一致好评。下一步,桥头村将在完善农家书屋功能、增加文化礼堂活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