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未接来电”救了学生一家四口,这位义乌老师实践着“妈妈的教育”

发布时间: 2018-03-21 09:12:27 来源: 上观新闻 作者: 赵畅

  一向准时到校的学生小刘没有按时到校,多次电话联系家长也无人接听,这使浙江义乌市稠州中学初二年级班主任金晓珍感到不放心。她马上叫来跟小刘关系较好的一名学生,一起去小刘家中察看,结果意外发现学生一家四人一氧化碳中毒。她马上拨打120并联系校领导,与医护人员一起将四人送往医院。经查,小刘家燃气热水器发生煤气泄露,一家人不同程度一氧化碳中毒。因抢救及时,在接受高压氧舱治疗后,四人情况稳定。

  金晓珍老师“救下学生一家四人”的行为,不仅折射出其对学生的悉心关爱和高度负责,而且彰显了一位人民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

  学生没有按时到校,作为班主任老师在“多次电话联系家长也无人接听”的情况下,即便放弃继续联系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金晓珍没有这样,而是决定去小刘家中察看。不要小看这个决定,它从一个侧面显示着她与学生家长因经常联系、良好沟通而建立起来的可贵默契。“小刘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视,班主任老师打的电话通常第一时间都会接听,这次却连打几次都不接”。这就意味着出了难以预料的状况。既然出了状况,自己就不能视而不见、不管不顾。如果班主任老师平日与家长没有建立起经常联系和良好互动的关系,那么,不必说日常的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即便是面对类似于学生“没有按时到校”的情况,老师也很有可能见怪不怪,任其自然。

  对于教师来说,教书育人、爱生若子并非附庸风雅之物,更非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而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中。都说“细节最生动”,一名教师是否把对学生的爱装在心里,不是看他嘴上说得多起劲,而要看他为学生付出了多少、又有多少实际效果,要从他的行为细节中去透视、挖掘。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当年在有着“北南开,南春晖”美誉的春晖中学任教时,除了关心学生校内的品德学业和生活起居之外,每逢学生放假外出时,他都不厌其烦地再三叮嘱:“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学生边走边说:“不吃,不吃。”他还在后面大声喊着:“铜钱少用些。”学生一面笑他管得太多,一面从内心里感激他、尊敬他。他的教育,因此被学生们戏称为“妈妈的教育”。金晓珍老师的行为,不也是对“妈妈的教育”的生动实践吗?

  毋庸讳言,当下一些教师的辛勤付出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这其中既有一些家长难以体会教师不易的原因,也有社会与学校、家庭与教师之间缺乏换位思考,缺少相互沟通的原因,也还有极个别教师工作不负责任引起的问题。因此,除了党和政府要进一步重视营造尊重教育、尊重教师的浓厚氛围,社会各界及学生家庭家长要理解、支持、配合对孩子的教育外,作为教师尤应加强师德修养,发扬“工匠精神”,在追求教育教学的“德艺双馨”境界中,在构建“人民满意”的教育中,赢得社会的尊重、家长的爱戴、学生的欢迎。

  霍懋征是新中国第一批特级教师、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在教育界,她被公认为“真正的人民教师”,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家”。在60年的教育生涯中,她做到了“从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没有因为学生犯错把家长请到学校来”“从没有惩罚或者变相惩罚过一个学生”“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这“四个‘从没有’”,不仅昭示了作为一名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标和方向,更是彰显了一位人民教师带着爱心走进学生心灵的真谛。或许,很多教师都成不了霍懋征这样的教育家,但像金晓珍老师这样,怀着一颗火热的爱心,踏踏实实从一点一滴做起,则是广大教师可以学习借鉴的。而这学习借鉴的过程,不就是向霍懋征老师不断接近的过程吗?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祝璐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