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18年>视频报道 正文

温故一九八二:义乌从“鸡毛换糖”走向“世界超市”

发布时间: 2018-08-01 15:38:43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甘居鹏 视频 施雄风 王新雷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义乌小商品市场在禁忌中摸索着前行,经历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从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的“鸡毛换糖,到如今各国商家云集的国际性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近40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典型样本。近日,浙江在线记者走访义乌、衢州,寻找小商品市场诞生、发展壮大的亲历者,追溯那一段峥嵘岁月。

  编者按:从1978年到2018年,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浙江,开启了许多第一次,书写了无数新辉煌。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浙江在线特别策划推出“改革开放·亲历者说”系列报道,致敬改革风云中的前行者,通过他们的口述,回溯那些深刻影响浙江的重要节点,重温那些改革开放中的第一次,感受40年里浙江改革万钧雷霆。

  浙江在线8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甘居鹏 视频 施雄风 王新雷)当1982年9月5日湖清门稠城镇小百货市场正式开业的时候,没有锣鼓喧天,没有彩旗飘飘,没有领导在现场露面。数以百计的商户在露天的场地里默默摆着摊,彼此心照不宣。

  政府公开认可的市场,这是全国第一个,摊主经工商部门登记领取摊位证,就可以合法经商。

  “为什么是稠城镇?先让镇里把担子挑起来,后来才叫‘义乌县小商品市场’”今年78岁的冯爱倩是当年众多商户中的一员,也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时至今日,义乌当地还流传着,正是30多年前她和时任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的一次争吵,“吵”出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雏形。而实际情况远比“农妇与县委书记之争”事件复杂得多。

  尽管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了四年,义乌这个浙江中部的小县城仍没有泛起涟漪;尽管“鸡毛换糖”的传统已经传承了数百年,小商品交易已经普遍存在,但在当时仍有“资本主义尾巴”“投机倒把”的嫌疑。根据此前的官方条文,搞小商品市场至少违反了3项禁令:农民不能弃农经商、集市贸易不能经销工业品、个体不能批发销售。

  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任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拍板开放市场的,正是谢高华。这一年他51岁,调任义乌县委书记还不到半年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把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但在当时开放市场要冒极大的风险,干部怕犯方向错误。”如今已退休回到衢州老家的谢高华对记者回忆说。

  就这样,义乌小商品市场在禁忌中摸索着前行,经历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从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的”鸡毛换糖,到如今各国商家云集的国际性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近40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典型样本。近日,浙江在线记者走访义乌、衢州,寻找小商品市场诞生、发展壮大的亲历者,追溯那一段峥嵘岁月。

  1986年,冯爱倩在针织市场向顾客推销遮阳帽

   “鸡毛换糖”演变为小百货交易

  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除了湖清门,还有廿三里。这里是“鸡毛换糖”的发源地。

  究其原因,义乌人多地少,尤其在义乌东北一带的廿三里镇(编者注:今廿三里街道),土地酸性强、肥力差,当地人发明了用鸡毛等杂物沤肥的方法。每年冬春农闲的时候,义乌一带的农民手摇着拨浪鼓、肩挑两个担子,走街串巷,用自制的红糖换回鸡毛。他们被称为“糖担”。

  “鸡毛换糖”已经延续了数百年,是一门谋生的手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度被视为“投机倒把”而禁绝。在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中,就有“敲糖帮”的陈金水害怕惹祸上身而召集村民烧掉“鸡毛换糖”行头的桥段。

  “收回来的鸡毛,可以做成治胃病的药品,成色好的会被做成手工艺品,差一点的就做成肥料。打不倒、关不掉、禁不住、赶不跑,为什么‘鸡毛换糖’的历史延绵这么长?义乌人太苦了,老百姓要生存啊!”谢高华说,他对义乌的第一印象是穷“两条马路七盏灯,一个喇叭响全城。当时县委只有一个大食堂、一个大会堂和一个露天大厕所。”

  后来,糖担们发现,小百货比糖更有效果,还能从中赚点小钱。慢慢地,廿三里集市形成了。

  这是一个农民自发形成的集市,逢“一四七”开市。人们提着篮子、背着布包,在这里交易小百货。许多早期的义乌商人从廿三里淘到了第一桶金。

  浙江在线记者采访冯爱倩

  多年以后,冯爱倩仍记得她从义乌县稠城镇工商所领取了义乌县的第一个营业许可证的日子是1980年12月1日,而许可证的编号是001。“在当时,做点小生意那是资本主义的‘尾巴’,要割的。所以我就想着弄个合法证件,光明正大地做生意。拿着这个证,我光明正大地走进百货公司进货了。面对百货公司的售货员的时候,我的腰杆都挺直了。”

  第一天,冯爱倩少量进了一些纽扣、皮筋、别针之类,挎着小篮拿到廿三里集市上卖,一天下来卖了个精光,刨除本钱净赚了6块多“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这抵上我当临时工一个星期的工资。”

  原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左三)

  “农妇与县委书记之争”催生小商品市场

  197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在各地农村试行,《草案》明确指出“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不得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加以取缔”。

  当时,义乌县政府对小百货经营态度是“上面没有开口,农民经营不支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采取“明管暗放”的办法来管理集贸市场的小百货经营。

  尽管如此,在义乌经营小商品的人还是要偷偷摸摸地卖东西。

  《鸡毛飞上天》主角陈江河的原型之一、东银集团董事长陈萍是义乌的传奇人物,也是当时义乌最大的纽扣供应商。每年的春节和元宵前是纽扣生意最好的时节,陈萍便趁着这个时候开着拖拉机出去换鸡毛,买回来的纽扣再拿到廿三里去卖。

  浙江在线记者采访东银集团董事长陈萍

  有一次,有人来买纽扣,需求量很大。陈萍就把他带到了存货的地方,这时对方亮出了“打办”的身份。陈萍被逮了个正着。

  “打办”是“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简称,搞自由市场经营,要被有关部门禁、阻、限、关。包括冯爱倩、陈萍在内的早期经营户,都有过东躲西藏、和“打办”斗智斗勇的经历。

  被抓了几次后,陈萍找办法将纽扣直接卖给合作社,合作社成为了当时义乌最大的纽扣供应商,但谁都不知道背后真正的供应商是陈萍。虽然利润减少,但风险也降低了。

  更多的人仍然担惊受怕着。

  回忆起那段被“打办”围追堵截的日子,冯爱倩至今还会掉眼泪。有一次,又有管理人员来没收货物,她立马用编织袋把东西裹起来,一口气跑了三里路躲进一个厕所中,委屈地大哭。明明自己有许可证,辛辛苦苦赚点小钱,怎么还成了“投机倒把”了?

  冯爱倩决心讨个说法。于是有了“农妇与县委书记之争”的佳话,这个故事被演绎成了多个版本。

  1982年4月,谢高华调任义乌县委书记。

  一个月后的一天,谢高华刚从县委旁边的理发店出来,就被冯爱倩堵住了。

  “他出来后,我就问他是不是谢书记,接着一股脑地用方言讲了一堆。”冯爱倩回忆说“我当时急了,不知道谢书记听不懂义乌话。他说,你讲清楚。”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谢高华把冯爱倩叫进了办公室。“她一进门就给我递了根‘大重九’烟,接着开始用普通话哭诉。”谢高华告诉记者。

  这场争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冯爱倩得到了谢高华的允诺:“你先去摆好了,我会告诉有关部门不来赶你。”

  1985年的“个体经营临时税务登记证”,这是冯爱倩领到第一本税务证。

  创造电商“义乌模式”

  争吵事件以后,谢高华和县委班子用了四五个月的时间,对义乌进行调查研究。

  “市场一定要办,如果要处理我,我就乌纱帽不要,回家卖红薯!”回忆起当时的情形,88岁高龄的谢高华仍十分激动。

  往后发生的一切便十分明朗。1982年8月25日,由义乌县政府、稠城镇、义乌县工商局城阳工商所三级部门成立的“稠城镇整顿市场领导小组”下发了“一号通告”,宣布将于当年9月5日起,正式开放“小商品市场”,一个在稠城镇湖清门,另一个在廿三里镇。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由此诞生。

  同年11月,义乌县政府发出《通告》: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

  1984年底,义乌县委县政府率先在全国制定了“兴商建县”的战略,确定商业为义乌县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

  问题也随之而来。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税收实行的是八级累进制,经营得越好,税收越高。经过深入调研后,谢高华决定支持税务部门进行税改,实行定额计税,也就是每个摊位实行固定税额,目标额度之外不再计税。

  这一项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商户的积极性,也使义乌小商品市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市场。更有人认为,减税使得万商云集,成就了今天的义乌国际性小商品集散中心。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给义乌小商品市场带来了喜讯。同年12月6日,第二代义乌小商品市场——新马路市场建成,正式更名为义乌小商品市场。

  不久,谢高华被调离义乌。他在义乌工作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

  1992年,义乌小商品市场诞生十周年。这一年2月28日,国务院举行全国十大市场新闻发布会,宣布1991年义乌小商品市场年成交额10.25亿元,排名全国十大市场榜首。此后,义乌小商品市场年成交额连续26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之首,号称世界“小商品之都”“世界超市”。

  “为什么义乌小商品市场能发展得这么好?一是因为义乌人勤劳、诚信,会做生意,另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政策好,领导干部敢担当。改革开放刚开始那几年,大家都还在探索,义乌已经开始做了。”陈萍说。

  “准许农民进城经商后,我铆足了劲展开手脚大干了起来。那时候,因为我有证,很多没有进货渠道的小商贩都到我这里来进货,只要进回来都卖光”冯爱倩说,自从市场开放后,她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2000年以后,冯爱倩慢慢把生意转交到了儿子手中,一头扎进了市场管理的工作中。如今,已经退休的她被聘请为义乌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经常进行送文化下乡活动。

  湖清门稠城镇小百货市场

  1984年底开业的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

  1986年9月建成开业的义乌第三代小商品市场

  1992年第四代市场(篁园市场)

  回顾近40年义乌崛起的道路,谢高华、陈萍、冯爱倩等老一辈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而让奇迹延续,成了新一代义乌人的责任。

  小商品,大市场。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但经营低档次、低技术含量、低品牌附加值产品一直让义乌裹足不前。

  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勤劳和智慧的义乌人找到了转型之路:跨境电商。

  如今,义乌已连续四年位列“中国电商百佳县”榜首,并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造了电商“义乌模式”。数据显示,义乌各大电子商务平台网商账户总数超过27.8万户,其中内贸网商账户数超15万户,义乌外贸出口从2010年220多亿元增长到2017年2300多亿元,增长10倍多,份额约占全省1/8、全国1/50。

   【事件回顾】

  1982年8月25日,由义乌县政府、稠城镇、义乌县工商局城阳工商所三级部门成立的“稠城镇整顿市场领导小组”下发了“一号通告”,宣布将于当年9月5日起,正式开放“小商品市场”,一个在稠城镇湖清门,另一个在廿三里镇。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由此诞生。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