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忆往昔、看巨变,谈改革、展未来。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本报民生版今起推出“40年40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通过义乌普通市民的视角,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生活变迁、搏击商海、追逐梦想、改变命运的动人故事,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素朴之中见真情,平凡之中见变化,真实形象地反映这40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义乌的明天会更美好。
中国义乌网9月26日讯(商报记者 刘军 实习生 朱国庆)从义乌第一家私营企业发展到两家生产型企业和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义乌01号私营企业执照的持有者、浙江万得福塑胶有限公司———中国气球第一品牌的董事长张满法,几十年来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不跟风只专著办工厂做实业。如今他专做气球,给小小气球注册了23项专利,日产几百万只的“万得福”品牌环保气球飘向世界各地,装点着人们的生活。在张满法心中,所有的孜孜不倦、呕心沥血、精益求精都只为了这本意义特殊的营业执照。
张满法(右)在车间里。
第一本执照背后的“艰难”
张满法出生于1963年2月,是后宅街道鹤田村人。高中毕业后,看到一家人的生活常常入不敷出,心里十分难过,毅然放弃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当时,他的一个同学去新疆谋生,一年带回了1000多元的积蓄,瞬间成为十里八乡的能人。“他能行,我也能干!”张满法又放弃了当教师的名额,肩挑装满破旧衣被的蛇皮袋,揣着从亲戚家借来的60元路费,将小姐姐连夜包好的十几个粽子揣进背包里,挤上了上海开往乌鲁木齐的绿皮火车。
张满法在火车过道上窝了四天三夜后终于到达乌鲁木齐西站,身上已分文不剩,只好在火车站呆了一晚。次日起,在同学的帮助下,他开始了艰难的谋生之路。慢慢地,凭着诚信厚道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他做家具油漆绘画的手艺渐渐远近闻名。干百家活、吃百家饭,一年省吃俭用,赚了2600多元钱,张满法怀着新的梦想和希望回到义乌。第二年春天,张满法用做手艺赚到的2600元从新马路市场进了一批头巾、童鞋、童装、袜子等小商品,再次“杀”回新疆乌鲁木齐。
1986年,已积累了“第一桶金”的张满法回到了家乡,利用在外结识的人脉,先后创办了五金皮件厂、电声器材厂,后又与长春一汽达成协议,与两个兄弟一起,聘请工程技术专家,开始研发生产汽车电器配件。那时,中国一汽招标选择合作配套供应商,要求必须有企业的营业执照。当他们前往义乌市工商局企业科办理营业执照时才知道,当时个体执照可以办理,但三人以上合伙私营企业执照还没有办理过。当时的工商局领导请示上级、金华,协调了多次,后来请示省里,终于得到批复:“三人以上合伙,属于集体所有制,予以办理。”于是,张满法领到了以他哥哥名义注册的义乌首张01号私营企业执照。
此时,张满法深感与大型国企合作,在知识学历及企业管理方面自己应该与时俱进。于是,他挤出时间去浙大进修,经过刻苦学习,读完了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课程。又用三年时间,考取了当时乡镇企业第一个工程师职称。
01号私营企业执照。
01号执照是荣耀更是坚守
岁月如梭,斗转星移。催人奋进的是心中那份对义乌第一本私营企业执照责任与荣耀的呵护和坚守。
2004年,张满法与两个兄弟各自创业,他个人创办了浙江万得福塑胶有限公司,聘请橡胶研究所专家自行设计制造自动化控制气球生产流水线,专业生产节庆气球、玩具气球。2004年,在把义乌第一本私营企业执照“变更”给自己的那一刻,张满法的内心无疑是沉重的,他觉得这不属于自己,它代表的是一个历史阶段,更代表着义乌私营企业的品质与形象,只有把企业做强、做实、做优才能对得起这份荣耀。
成长、壮大的路途总是布满坎坷与荆棘。小气球能有什么大作为?千万不要毁了第一本私营企业执照的名声!在一片质疑声中,张满法始终坚信“自己能行”。他不惜代价聘请国内外领军人物加入环保多用气球的研发,硬是将小小气球做成了大产业,公司形成了日产300多万只气球的生产能力,获得了欧美、中东等数十个国家的“免检”上市通行资格,并给小小气球注册了23项专利,公司综合实力如日中天,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多元投资、做点副业及房地产和金融投资”之类的游说与契机,但张满法都婉言拒绝了。朋友都说他傻,他说,自己一定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实业,惟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珍藏的“第一本执照”。
目前,张满法拥有两家生产型企业和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他的企业更成为中国第一家通过美国ASTM-F963玩具标准协会认证和欧盟EN71标准的乳胶气球生产企业,并与沃尔玛、家乐福、科尔斯等国际一线商超深度合作,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我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商海大潮,千帆竞发,孜孜以求的是企业家对社会责任的回报与担当。
在义乌企业界,万得福塑胶有限公司有着“义乌工匠”的美誉,而张满法作为民营企业家在社会上也有良好的口碑。他还被评选为浙江省经营管理大师、荣获“中国百名创新企业家”称号,并被推选为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但张满法觉得自己做企业不光是为了赚钱,肩上还有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2010年,张满法回乡下老家,听说有一家福利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26位残疾人员工即将失业。市民政局领导也正在考察、挑选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来安置这些残疾人员工。经过主动对接,26位残疾人员工一致同意到万得福塑胶有限公司上班,张满法为他们补交了被拖欠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推出了30个适合残疾人员工的岗位供大家选择。面对张满法的体贴,不少残疾人员工和父母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此后,张满法还不间断地吸收当地及外地一些残疾人进公司就业,最多时,有102位残疾人朋友在他的公司上班。
当企业有了一定的实力基础后,张满法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更多的人,为维护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时刻心系社会经济改革发展,这不仅是企业应尽的责任,也是01号执照带给我的动力。”张满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