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绣湖评论>E网观察 正文

“网聚正能量 共话新时代”网络评论大赛

守先人之智,提升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 2018-12-07 09:01:33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季雅娟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农耕文明时期,富有智慧的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总结出二十四节气以适应农业生产需要;大数据信息时代,查看天气通过网络轻易实现,反季节商品市场日益兴盛……二十四节气的实用意义受科技发展影响导致其作用愈发式微。然而,其所蕴含的人类经验与文化精神却历久弥新。因此,当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及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诚然,在观念多样,利益多元的信息化社会,“二十四节气”存在与时代的断层门槛,其实用性上的鸡肋无疑使其被迫陷入难以扎根人心的窘境。但《人类简史》里提到:“文化冲突之处才能真正了解一种文化的本质与意义。”正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才推动着我们从更深层次的方面去思考如何增强文化认同感,从深厚的底蕴中提升文化自信,更恰当地将其赋予在现实情景之中。

  增强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首先需要推陈出新。在价值与无用并存的体系中,蕴含着泰戈尔所谓的“古老种子里的新生命”。如何萌发出“新”思想,“新”生命,不仅是扩大其影响力、增强对文化认同感的必经之路,也是申遗之后我们履行“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职责的首要任务。

  增强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还需理解其传统文化魅力虞普世美学诗意。“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体系及其实践”是古代劳动人民理性智慧的成就,而“节气歌”则是一代代人陪伴一生的精神文化。其普适性、广泛传播性奠定着古代人民的地理基础。这是美学与地理学的巧妙结合。也是未来应着重发展的人文方向。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根基的深厚铸造了伟大的民族品格。如今,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滋养国民精神沃土、培育国民情操、稀释社会浮躁浑沦之风,从而筑造中国梦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举措。因而二十四节气的继承与弘扬势在必行,我们亟须从二十四节气这样郎朗上口、亲切自然的时间知识体系和实践中挖掘出其中饱含的点滴智慧并加以运用,使其在线代科技的冲撞下不至于被国人遗忘脑后,不至于消失殆尽。

编辑: 王时倩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