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2月21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林晓燕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坚守安全红线和底线。”在市安监局局长陈东看来,安全生产工作要治标更治本,只有努力实干,不能蜻蜓点水,更不能心存侥幸。这是所有“安监人”的初心,也是大家的努力方向。今年以来,市安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凝心聚力,改革创新,主动作为,优化服务,着力打造安全生产治理新模式。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11月份,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1起,死亡39人;全市共发生火灾上报事故301起,相关指标均同比下降。
抓改革强服务,助力“最多跑一次”
中国义乌网12月21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林晓燕
)年初以来,市安监局以贯彻落实我市《关于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抓手,指导、督促、推动各镇街部门落实50项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任务。截至目前,2018年度改革任务均已完成。为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指挥部和市安委办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安委办实体化运行。今年来,市安委办会同安全生产指挥部持续开展督察,共发出督察通报20期,工作提醒单25份,交办单21期,通过推动监管责任落实倒逼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市安监局进一步削减权力事项2项,减材料28份,减证明3份,剩余的19个权力事项已全部实现“义网通办”和零次跑。截至目前,办件量达949件,是去年全年办件量的107%,所有权力事项的办理无一差错。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招大引强的决策部署,积极服务市级重点项目落地,市安监局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以及高新区、编办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按照涉危化企业进区入园“五个一体化”工作要求,成立了高新区安监局,并组建了市级首支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救援队。
抓整治强执法,力促“治标更治本”
今年,市安委会在去年的基础上又部署涉及危化品、工业企业、道路交通、建筑工地等10个重点领域的13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各项任务均已完成。
牵头组织开展3轮次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从火灾警情和事故情况出发,重点对建筑工地、钢瓶液化气、危化品、电气火灾、道路交通、高层建筑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常态化“问题清单”排查整治,制定标准,理顺机制责任。
进一步扩大监管执法覆盖面,全面从严执法监管倒逼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工作氛围和部门联合执法打非治违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截至目前,全市共立案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354起,罚没款713万元。
常态化开展省、金华市、市级、镇街重点单位隐患挂牌整治销号制,当前30家工矿商贸企业和9处道路交通事故黑点全部完成整改。同时,深入开展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监管一体化工作,重点对印刷、皮革箱包等重点行业职业病防治专项治理,相关工作走在金华首列。
通过采取培训指导、示范引领、督察检查、执法约谈等方式,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三创”工作。目前,已完成义乌市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企业的有52家,通过三家标准化新创和复评企业共149家,6家企业申报创建国家二级标准化,1.23万家企业建立安全户口,平均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活跃度在60%以上。
抓创新强监管,探索长效管理机制
创新开展智慧安全管理中心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智慧安全站48个。其间,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建立“网上网下联控的第三方技防服务”事故防控应急处置新模式,构建大安全“防控一体化”格局。工作做法得到冯飞常务副省长的批示肯定并推广。
创新开展危化品“4+5”安全监管模式和监管平台研发运行,全市所有67家危化品生产、经营、仓储单位和715家危化品使用单位的危化品信息实时监控收集数据。其中,义乌依托危化品使用管控平台加强危化品使用单位动态监管工作得到省应急管理厅肯定。
牵头建设镇街交通安全管理站和劝导站,目前,全市已建成14处交通安全管理站、275个劝导站,强化交通安全事故防范知识普及和意识提高。今年新增两个信用应用项目:“好信用、好服务”和“好信用、轻松考”,累计实现联合奖惩个人4617人、企业651家。
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挥高等院校在安全培训工作中的作用,安监局创新改革,由工商学院和机电学院承接企业负责人和安管员的培训工作。同时,整合镇街、部门力量,开展安全生产系列宣传活动、促进警示曝光教育常态化、加大培训力度等举措,积极努力营造安全生产“人人懂、人人抓、人人会”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肯定当前全市安全防控形势总体平稳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当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仍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如还需长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和机制执行、部分行业领域安全隐患容易反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任务需常抓不懈、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还有待加强、事故防控压力依然较大等等。在此,市安监局向全社会呼吁: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大家务必要警钟长鸣,坚守红线,将安全生产落实到每年每月的每一天,落实到岗位、环节的每一个人,以实际行动为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