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面孔,城市也有面孔。城市的面孔主要体现在产业和城市景观上。按此,义乌的主面孔当然是市场及由市场所派生或与市场有关联的产业。因为,义乌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不过,如今义乌又逐渐显现出两张新面孔——汽车制造和大学教育。
上月25日,建在义乌的浙江英伦汽车公司首辆新能源整车下线。英伦新能源整车项目是吉利集团继锋锐发动机、义利动力总成后,布局义乌的又一重大项目。整车顺利下线,标志着义乌汽车制造业迎来跨越式发展,迈入整车制造行列。
另一张面孔是办大学。上月2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在义乌挂牌成立。该学院立足义乌、面向世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定位于打造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平台。在人才培养上,主要开展工商管理硕士、中外合作学历教育、留学生培养、非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学历教育以国际国内大学相结合、双语制教学为特色。
去年2月份,义乌市政府与中国计量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迁建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共建中国计量大学国际标准化学院、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标准创建示范中心等创新创业载体。办学规模为全日制在校生6000人,远期全日制在校生规模8000人以上。
两张新面孔显示出义乌产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的变化。义乌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市场及由市场所派生或与市场有关联的产业规模很大。随着市场业态的变化和交易方式的改变,单吃市场这碗饭,能不能一直吃得香,谁也不敢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义乌的市场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资本优势……把市场的产业链拉长或另建其他产业链就值得尝试。在义乌办中国科学院大学“一带一路”学院和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国际标准化学院,就是拉长义乌市场产业链的成果。吉利汽车先在义乌建发动机生产基地,进而建整车生产基地,如大树移栽进城市公园一般,推动着义乌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加速义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高校对于城市的主要贡献是人气旺盛、文化气息浓郁、人才储备丰富。以上两所高校招生后,加上原有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届时义乌会有数万名在校大学生。而吉利汽车产业的兴旺,也可让我们看到义乌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更高、产业队伍更有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