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2日《浙江日报》8版刊发《义乌市打造“无证明城市”》一文
义乌市率先打造“无证明城市”,即义乌市域范围内政府机关、公共民生服务机构(含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得要求群众和企业提供任何形式的证明材料。
义乌共梳理出证明材料270项,分四类全部取消(直接取消85项,个人承诺制方式取消49项,部门核查方式取消86项,数据共享方式取消50项)。其中,政府机关和公共民生服务机构244项(办件量26.9万件),金融系统26项(办件量17.6万件)。
如群众到银行办理贷款:改革前需要到民政局开具婚姻证明,以此确定之后的还贷责任。改革后,可以通过两种路径不用开证明,一是银行通过“商城征信”系统查询,二是群众通过“义网通办”自助查询,银行见证。
这项改革不仅解决了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痛点,而且创新了信用体系、数据共享、风险评估、作风建设等一系列制度支撑,撬动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徐明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研究员):群众到政府办事,往往事关多重利益,办事部门要求验明正身是正常的。但现实中却异化为一些部门要求凡事必证,实则反映了一些人的担当不足。另一方面,政府通常拥有群众的身份信息。义乌市打造“无证明城市”就是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让群众办事无证一身轻,也逼出了一个协同治理的整体性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