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龚书弘 正文

探访谢高华故里:家人说他“从不搞特殊化”

发布时间: 2019-10-24 13:58:07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龚书弘 蒋守洋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10月24日讯(记者 龚书弘 蒋守洋 编辑 童晓)今日霜降,衢州市衢江区贺邵溪村清晨的微风中带着凉意。“改革先锋”、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谢高华出生于此。

  昨天(10月23日)下午,谢高华走完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消息一出,网友纷纷留言悼念,表达内心的沉痛与不舍。

  今天(10月24日)一早,记者来到谢高华的出生地——贺邵溪村。村口溪流潺潺,古树倚靠残桓,逝者如斯。

  整洁的外墙、有序的巷道、来往的妇孺、葱郁的农田,和美的乡村景象中,透露着一缕缕哀思。

  “我是今天一早才听说‘高华子’走的,太突然了。”“以前每年重阳都会回来,今年却没等到他。真的太可惜了。”……在村里的一面“鸡毛换糖”墙画边,几名老人交谈着谢高华的故事,大家都说,要一起前往殡仪馆,“再见谢老最后一面”。

  贺邵溪村,本是一个贫瘠的小村,可不曾想出了个催生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改革先锋”。走进这个宁静的村子,随处可见谢高华精神的印记。这边,有几幅立面浮雕,刻画着谢高华荣获“改革先锋”称号时以及义乌早期鸡毛换糖的一些生动场景。那头,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第一声呐喊”、从泥腿子到改革者、改革先锋等多个板块的图文,再现了谢高华生前的功绩。村内,还塑建了几座正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内谈着生意的人像,生动还原了义乌第二代市场的繁荣景象。

  说起了自己心中的谢高华,很多村民都竖起了大拇指。“他的故事我听了无数遍。”倪爱娜在村里从事景点保洁工作,她对这位为老百姓着想的好干部充满敬意,“他是一个值得我们敬重和赞扬的人。村里现在发展这么好,也跟现在村干部学习谢高华‘一心为民’是分不开的。本来村里想着等他病好了,邀请他回来看看,可惜看不到了。”

  随后,倪爱娜还特地将记者领到另一名保洁人员朱金莲的跟前说:“这位是谢老的侄媳妇,现在也和我一起做保洁工作。

  眼前瘦瘦小小的妇女朱金莲与其他工作人员并无不同,她一直在村里工作生活,丈夫则在区里开公交车,家里人都不会因私事找谢高华帮忙。“伯伯平常难得回来,他忘己为民,一生奉献。”朱金莲说,伯伯从不会利用自己身份给家人谋便利。

  “因为他总说,要自己吃苦干出来,不要搞特殊化,他自己也是苦出来,干出来的。”朱金莲说,在谢高华的熏陶下,她意识到什么工作都是要人做的,现在每天在这里看着谢高华的故事,觉得特别自豪。“在任何岗位上都可以为人民服务,不搞特殊化。我想这就是谢高华精神。”

  在村里,记者还见到了一对谢高华曾使用过的旧沙发,它们的外观已经破旧不堪,静静地倚在角落。

  在谢高华的旧宅边,记者见到了他的弟媳妇傅菊香。她告诉记者,三间旧宅本是谢高华和他弟弟两家人居住,一人一间半,谢高华住在北面的小房间里。“他每次回来,都要吃家里的白菜。今年因身体不好没回村里,记得上次回来他说,村子现在建设得这么好,一定要回来看看,可惜……”傅菊香说。

  村党支部书记傅诚听闻噩耗后不敢相信。“谢老为我们村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好建议,他一再叮嘱,农村要加快发展,注重产业融合、发展农闲旅游。说起谢老,村里人都竖大拇指。”他哽咽着说。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