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19年>最新报道 正文

【浙江日报】义乌市高质量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发布时间: 2019-11-21 08:07:27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胡康博 张旭生 黄夏萍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2019年11月21日《浙江日报》9版刊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观义乌市高质量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一文

  11月16日,从湖北省十堰市召开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上传来了喜讯,浙江省义乌市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这是对义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高度肯定和褒奖。多年来,义乌市牢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两山”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促进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以“四个坚持”践行“两山”理念,高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义乌市赤岸镇雅治街水杉林

  坚持上下联动

  全面构建生态环保大格局

  做好生态环境工作,必须强化生态环保顶层设计。义乌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两山”理念作为核心发展理念来抓,组建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的美丽义乌建设、五水共治、蓝天保卫等工作领导小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比例权重提高至27.92%,形成环境保护强大合力。建立生态环保议事交办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专题听取生态环保工作汇报,直接部署和交办重点难点问题。

  实施最严考评问责制度。将蓝天保卫、水污染防治、环保督察整改等生态环保工作纳入各镇街、党政部门年终考绩。每月开展生态环保“红黄旗”竞赛,常态化开展攻坚;定期督察通报进展,供市委、市政府领导决策。

  抓好落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市镇两级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全市14个镇街实现基层生态环境所、生态环保网格化,环保专职干部队伍全覆盖,形成基层有人抓环保、有人管环保、有人做环保的良好局面。

  积极组建环保产业联合会、环保专家服务团和环保志愿者服务队等环保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充分发挥政风行风热线、“特别关注”、“曝光台”等电视、报纸、网络论坛的舆论监督作用,全面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保,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坚持问题导向

  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近年来,义乌市坚持发展与生态两手抓,同步打响“碧水、蓝天、净土、清废”四大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全省排名两年大幅前移55个位次。

  义乌强势推进“五水共治”工作,高度重视治水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累计投入48亿元,建成日处理54万吨的9座污水处理厂,实现城乡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污水处理厂外排水执行严于浙江省清洁排放标准,氨氮、总磷比国家一级A标准分别降低70%和40%以上。

  创新治水考核机制,实施“污水纳管浓度”和“小流域断面水质”双重考核,倒逼镇街推进源头雨污分流工作。2019年7月,全省“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推进会在义乌召开,对义乌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近年来,县控以上断面和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在Ⅲ类及以上,连续3年荣获“大禹鼎”。

  围绕“能源、产业、运输、用地”结构调整,开展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全领域攻坚,全面推进“蓝天保卫”。开展大气治理数字化转型,建成全省首个全域感知的大气监测网络、全时响应的可视化数据集成分析平台、全程协同的污染防治处置中心,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数字化大气治理新路径。2019年1~10月,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4%,PM2.5平均浓度降至29μg/m3,同比2016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和下降12μg/m3,空气质量提前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义乌蓝”成为常态。

  稳步推进“净土清废”,开展“无废城市”创建,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提升。全域推行垃圾分类,投资22.5亿元完成垃圾焚烧发电厂提标改造项目、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和污泥处置项目,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垃圾和固体废物在本地100%集中安全利用处置。

  坚持深化改革

  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义乌作为改革之城、创新之城,极为重视制度的完善和变革。从政策导向、环境管理、要素配置和环境治理四方面构建生态文明体制框架,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民为企服务举措。2014年起,就谋划建立了义乌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排污权、用能权、水资源许可权制度,探索建立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和县级流域水质双向生态补偿考核机制。

  2019年,开展全域“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施小微企业园“1+X”环评审批、排污许可和项目环评无缝衔接等改革。特别是环境管理改革成效显著,所创新的总量配置制度、排污权市场化、环境资源差别化配置等5项制度成为“义乌经验”在全省推广。

  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实效。19个环保事项在“义网通办”受理,全部“零跑”;简化办事事项,申报材料从平均5.6项减为1.8项。创新环评审批模式。在全省率先实施“区域环评+环境标准”“代办制+承诺制”改革,打造审批时间全省最快、办理费用全省最省、服务质量全省最优。

  坚持绿色发展

  生态建设成为全民共识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引领下,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理念已经成为义乌人民群众的广泛共识。这些年,义乌高度重视环保教育基地建设,已培育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省级以上绿色单位100余家,为市民树立更可持续的绿色生活方式提供有力指引,爱惜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

  义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聚力高质量绿色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日用时尚消费、信息经济、先进装备制造、食品生物医药健康等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建成中欧智造园、绿色动力小镇、光源科技小镇等特色小镇;建成电镀、印染、模具、饰品、印刷包装等行业小微园区54个。2018年义乌绿色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8位。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2019年,义乌成功入选首批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地区,未来4年将持续投入93亿元,谋划建设8.1平方公里的幸福湖城市绿肺等34个重点项目,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治理修复的“义乌样板”。

  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投资1亿元建成城市休闲绿道44.99公里;开展国企结对镇街共建美丽乡村,重点打造画里南江、望道信仰等10条各具风情的美丽乡村精品线。全市所有乡镇100%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镇。近两年,义乌成功创建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获评首届“美丽浙江十大特色体验地”称号,连续两年荣获全省美丽浙江建设工作优秀县市。

  义乌矢志不渝地抓生态建设并取得喜人的成绩,为经济发达地区探索走出一条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路径。义乌将以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荣誉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斗,继续扎实做好生态环境各项工作,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图片由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义乌分局提供)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