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块钱一本的日历,你会买吗?别嫌贵,这种创意日历不仅热销,而且还一本难求。年底出现在文化消费市场上的这一现象,再次让人们见识了传统文化超强的“带货”能力。
文创产业如火如荼,尤以故宫文创为代表。放下身段、投身文创以来,故宫博物院好评和销量兼收,创造了文化消费的新场景。立足故宫这个绝无仅有的大IP基础,“故宫猫”吸粉无数、“朕已阅”胶带纸热卖、各色口红手慢无……年轻人莫不知故宫文创。如果说故宫文创这类产品是基于某个IP做加法,那文创日历创造的就是横贯多个IP的乘法效应。不管是传统的文化单位、旅游景点,还是新兴的科普类网站、亚文化小众群体、互联网医疗平台、时尚美妆博主,不约而同地瞄准日历这个载体,开发周边。
文创日历之所以成为“众选之子”,源于这种形式成就了年轻人群体心理特征和消费习惯的精准对接。要有仪式感,追崇生活美学,喜欢消费小而美的产品,愿意为产品创意埋单,渴望个性又容易从众......年轻人这些特质,与日历的新颖、多变、价低、可定制性、充沛的文化意蕴正相契合,加上高利润空间的商业属性,无怪乎进入文创日历领域的主体越来越多。从每日一撕到每日一思,低成本鸡汤人人喝得起,小规模的反鸡汤人人都需要。为什么是日历,而不是其他什么别的载体,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以往理解中,文创的一个方向是利用现代快消商品或者VR、5G等数字技术进步,赋予老的文化产品以新的外衣,将历史、文学、民俗、旅游等文化元素熔于一炉,进行创新型转化,让商品为文化“背书”,故宫文创系列产品就是这种形式的典型呈现。但是文创日历提供了一个反向新路径:研究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再从传统文化中寻找适合的载体,创造时下爆款,让文化为商品“带货”。
这种路径更注重从当下人的生活出发,满足他们文化消费需求。基于这个出发点创造的产品,可以让传统文化、传统事物,从过去时光中走入当代场景,从展览陈列架走入日常生活,从而更容易唤醒使用者对文化载体的认同,自觉加入对传统文化的使用、传播和再生产。如是,文创产品才具有真正感染力、生命力,真正实现了传统的活化,最大限度地体现传统文化的市场价值。
历史悠久的文明之河中,沉淀浸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悉心打捞,假以打磨,立足当下,守正创新,总能收获新的惊喜。相信文创日历走红只是开始,拭目以待越来越多有意思的文创产品畅销,彰显传统文化惊人“带货”力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