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善坑村豆腐皮厂内,陈瑞仙和同事们正加紧制作豆腐皮。
中国义乌网12月25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华青 龚艳)有些行当,尽管还存在,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少见到,渐行渐远。比如,挑豆腐皮。
一铲、一挑、一刮、一晾……12月22日,在大陈镇善坑村豆腐皮厂内,72岁的陈瑞仙正同时管理着24口锅。
只见她手脚麻利、动作连贯,一张张薄如蝉翼的豆腐皮先后成型出锅。粗略计时发现,陈瑞仙出一张豆腐皮时间在60秒上下,而且一斤豆浆可以挑出16~18张豆腐皮。这样的效率,可不是一两天工夫能办到的。
说到陈瑞仙与豆腐皮的故事,还得从她21岁嫁到善坑村开始。善坑村做豆腐皮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每到过年,这里家家户户都要做豆腐皮、豆腐包、鸡蛋豆腐皮汤等等,全是招待宾朋的上等菜。
“在善坑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检验是不是好女儿、好媳妇的一个标准就是会不会做豆腐皮。村里人很热情,手把手教会了我。”从砍柴、泡豆、煮浆到加热、揭皮、初晾,心灵手巧的陈瑞仙,很快掌握了一整套制作豆腐皮的技艺。
20世纪80年代初,陈瑞仙以养猪、挑豆腐皮谋生,当时出栏一头猪可以赚50元左右,300多张豆腐皮卖出才只赚5元钱,不过,豆渣之类的废料可以拿来喂猪,还是不错的。
其实,豆腐皮不是没有高价市场,而是村里会做的人太多,中间商收购的时候就要打压价格。一次偶然的机会,陈瑞仙得知豆腐皮在杭州很畅销,一斤可以卖到2元钱,足足是家门口收购价的两倍。于是,头脑活络的陈瑞仙二话不说,背着几十斤豆腐皮,一个人踏上了开往杭州的列车。
到杭州后,陈瑞仙选择在菜市场或者人流大的地方摆摊,很快,五六十斤豆腐皮便销售一空。“卖完后我就坐当天火车回家,一天可以赚百来块钱呢。”
改革开放后,陈瑞仙卖豆腐皮的劲头更足了。每到冬季,上午就开始泡豆,晚饭后磨浆,半夜起来煮豆浆、挑豆腐皮,一直挑到第二天下午,才能稍事休息。接着,又重复开始新一轮煮豆浆、挑豆腐皮。为了提高豆腐皮生产效率,陈瑞仙在村里第一个尝试把4口锅扩为6口锅,而后又把6口锅改为8口锅。
“年前两个月生意最好,我最多一次连干十几个晚上,一个月做成1500多斤豆腐皮,共赚了1000多元钱。我记得,当时猪肉才6角5分钱一斤呢。”陈瑞仙说,靠着做豆腐皮,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红火,不仅养大了4个儿女,还在村里盖了3间新房。
今年11月18日,归村集体所有的善坑村豆腐皮厂开业,得知这是村里的消薄项目,急需一批制作豆腐皮好手,陈瑞仙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第一次走进工厂,陈瑞仙大开眼界,这里不仅有大型自动泡豆机、磨浆机,还有一一排开的几百口锅,一看就是大阵势。“这可比我们以前做豆腐皮好多了。”陈瑞仙说,虽然一样是柴烧,但是工厂里的火在下面,灶灰不会飘进锅里,做出来的豆腐皮既干净又保留了柴火特有的香气,有甜味没有糊味。
陈瑞仙介绍说,挑豆腐皮是个精细活,急不得,匀称、皮薄、透亮的才是合格品。由于豆腐皮厂设施更完善,在厂里,她仅白天就可以挑600张豆腐皮,而之前在家里,她一个人一天最多只能挑300张。
年关临近,陈瑞仙表示,这几天自己也要从厂里买几百斤豆腐皮,好在过年时家里招待用或送给亲朋好友。再次吃上自己做了一辈子的豆腐皮,陈瑞仙心里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