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疫期间,有这样一群人,舍小为大,全心为民,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岗位上,为群众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
他们是抗疫战士,也是别人的儿女、父母……夜里的工作间隙,他们只能拿出手机与家人视频联系。“舍小家、顾大家”是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家中亲人的鼓励与支持,也是他们坚守一线的精神力量。
不一样的战场,我照样上

“爸,我这里一切都好,您要多多注意自身防护。”30岁的余军育是江西德兴人,也是大陈镇消防队一员。昨晚,一通寥寥几句的电话,却满载着他对家人的牵挂。成为消防队员后,他勇往而前、冲在一线,近三年参与救火数百起。
去年春节,余军育没有回家,刚刚在队里吃上第一口元宵饭,火警就来了。今年春节,由于疫情原因,余军育放弃了春节回家与老父亲团圆,除随时待命、保障全镇消防安全外,积极参与物资运送、站岗值勤等防疫工作中。从火场到“疫”场,不管哪个战场,他都能顶得上。
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必会到来 昨日,忙里偷闲的骆华涛和孩子接通了视频电话:“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对不起,爸爸在‘打仗’,等爸爸打胜仗了,就回来带你们出去玩……”话未说完,这个坚强的汉子竟泪湿双眼。 从大年初三加入市年轻干部防疫突击队至今,市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骆华涛已经15天没有回家了。“在儿子的心里,爸爸是超人。”骆华涛说,在防疫一线奋战的这段日子里,自己见证了众志成城的力量,见证了勇往直前的斗志,见证了守望相助的真情。疫情虽来势汹汹,但是他坚信不用太久,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迎来春风和煦、繁花盛开的一天! 见屏如面,等你团圆 “爸爸今天当志愿者,要值班到天亮,你在家乖一点哦。”“你们辛苦了,志愿者都是抗疫的勇士,自己在外面注意安全。”这是正在福田街道荷塘社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点值守的志愿者傅清山与他儿子的对话。福田街道荷塘社区防疫任务较重,发动了党群志愿者一起参与值守,他们也是爸爸、儿子、妻子等一个个平凡人。 在他们的背后,有使命、有责任,也有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夜幕降临,他们在做好值守工作的同时,用微信及时传递了对家人的关爱。 短暂的连线,是他坚守的力量 作为赤岸镇人武部副部长,王超群需要管辖镇辖区内所有设卡点,凌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赶到。为此,他已经十多天没有回家了。办公室的沙发就是他的床,盒饭就是他今年的“年味”。 2月9日晚上,他抽空给家人打了个视频电话,贴心的儿子在那头焦急地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想你了。”“等通知。”听到这句话,儿子在那头沉默了很久。王超群觉得过意不去,又安慰了儿子几句。挂完电话,他默默把手机放下,又回到了卡点,把那盒还没吃完的饭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