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月9日,由传染病学专家、浙大四院前院长陈亚岗教授率领的浙江310人援鄂医疗队正式出发,2月10日凌晨抵汉。稍作休整,这支精干医疗队就投身战“疫”。即日起,浙江新闻客户端义乌频道将与这支医疗队保持定期连线,听听“浙家军”战疫的“前线战报”,记录浙江力量。
中国义乌网3月19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晓)3月17日起,全国首批41支国家医疗队3675人陆续从湖北踏上返程,下一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转好,完成救助任务的各地驰援医疗队将分批离开。
记者了解到,浙大四院8名医疗骨干所在的浙江省第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暂未收到返程通知,不过就算如此,浙大四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王新国依旧坚持每天用手机为微信中的300余名患者“复诊”。
2003年,王新国参加非典防控工作,2008年读博期间,赶赴汶川抢救地震伤员。2009年,抗击甲流他又冲在了最前面。2020年2月9日,他随同浙大四院陈亚岗老院长加入浙江省援鄂第三医疗队共同奔赴武汉。作为感染科专家、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说:“没能加入第一批支援队伍是我的遗憾,今天,我终于前往第一线抗疫,尽我所能,守护百姓健康。”
手持“公共电话”的“战地记者”
在武汉近40天,他是浙江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浙大四院管理团队的骨干专家,他是黄陂方舱临时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他是用心记录点滴方舱温暖故事的“战地记者”。他用专业的技术悉心对待每一个确诊病例,用温暖的爱意关心每一位焦虑的患者,他用善于发现感受的眼睛和双耳记录下医疗队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驰援日记》更新至今,王新国带着我们通过他的视角,看到了蒋思懿医生动人的广播播音,看到了方舱医院建设的过程,看到了队员们在舱内给患者悉心按摩的暖心画面,看到了队员们在方舱工作的澎湃心声,看到了收到浙江医疗队爱心物资的患者们灿烂笑容,还看到了武汉凌晨3点的夜色、街头充满希望的光谷建筑和绽放的花朵。
记者注意到,今年47岁的他,发间已有几缕银丝,一副黑框眼镜下总是带着和善的笑容。记者时常通过王新国了解队伍动态,他每次回复微信的时间都不太固定。有时候是早上8、9点,刚刚值完夜班睡了四五个小时便会醒来,看看队伍里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尤其是方舱建设期间,他一天两次主动到方舱值守,“不放心,多看看,帮陈老院长多分担些”。有时候接到他的回复,常常是半夜十一二点。那时,他刚下夜班,在回酒店的路上,即使已经有些疲累,他总是要求自己逐条回复信息,尤其不能错过患者发给他的问诊消息。
用王新国的妻子韩彦霞的话说,丈夫的手机就是“公共电话”,无论白天、晚上常常接到来自天南地北患者们的电话。“我为他担心,问他为什么有那么多电话。他说,越是反常时间打他的电话,越说明患者依赖他、信任他、认可他,他就更应该积极地回应。”
坚持用手机为300多名患者“复诊”
从参加工作开始,王新国敞开心扉对待每一位患者。刚开始,患者们通过QQ、电话联系他,现在他的微信好友除了家人、同事,都是患者,多达300多位。无论是他曾经在江苏无锡诊治过的患者,还是杭州、义乌的患者,不论他们现在是否还到他的门诊看诊、住院,他都一视同仁。
“患者们需要我的联系方式,我都会给他们。因为他们信任我、需要我,每一个问题我都会认真回复。身为党员,更应该有为患者服务的精神。”王新国说。
得知王新国去武汉支援,体恤他的“老病友们”发来的慰问和关心很多,他总是一有空就细心回复。问及有这么多的患者,如何区分得清楚病情?王新国告诉记者,每一位患者他都用心对待,在他眼里,他们都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
“王主任,期盼你们所在的方舱早日收舱,平安而归。”
“王主任,像您这样不求名利、钻研业务,一心为病人的好医生不多了,不是恭维的话,您是值得我们敬重的白衣天使。”
“王主任,我每天看新闻,感觉你们太辛苦太危险了,您一定要注意休息、注意安全。”
……在王新国的手机里,这样的留言和关心还有许多。有的患者每隔几天就给他发微信表牵挂,那种发自内心的关怀让他由衷地感受到医患关系的温暖。
意料之中的驰援决定
王新国的手机里还有来自妻子和女儿的暖心话。那天刚值完夜班从方舱出来,王新国就看到妻子发来的一个视频,瞬间泪目。原来今年3年级的女儿王韦涵将自己写进了日记。
父女俩已经一个多月没见了,9岁的女儿很坚强懂事。她说,每次她只允许自己和爸爸视频一小会儿,因为爸爸要补充睡眠,如果睡觉不好抵抗力会变低。
妻子韩彦霞是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每天都会拍孩子的视频发给他,并给他留言。因为知道丈夫忙,她从来不给他打电话。每次的联系时间基本都在十一二点,有时甚至是凌晨三点。
在妻子眼里,王新国是那个冲锋陷阵的“无畏战士”,他是她心中的“偶像”。
春节前夕,王新国就没再回过家,作为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他忙碌在感染楼收治治疗患者的一线工作中。他和妻子说他已经报名了援鄂志愿,但第一批报名没有争取上。那时,韩彦霞心里有了底,丈夫作为一名感染科医生,一直将救死扶伤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每次重大疫情发生的时候他都冲到一线。
“他所到之处,从没有出去玩过。在杭州工作三年,尽管医院距离西湖仅有10分钟路程,但是他只在我去探望他时才去过一次西湖;在无锡7年,他没有去过灵山、鼋头渚,我们家三人的全家照很少。”
“他经常让我给他点外卖,因为很多患者挂了他的专家号,为了给每个患者诊治到满意,他经常错过吃饭的时间。他自己不太会操作这些外卖软件,主要精力都放在医术上了。”
“非典的时候、汶川地震的时候、甲流的时候,每一次都是这样。这些都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何为医者仁心,即使生而平凡也要竭尽全力救助每一位患者,作为妻子我由衷敬佩他,也永远支持他这一份神圣的事业。”
……
“攀登在于执着”是王新国的微信名,寄托的是他救死扶伤的无尽追求,既然选择白衣,自然从来无畏;既然是名党员,就要勇于担当,冲锋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