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3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谭祉潇)2月28日,张思村双塘自然村,最后一幢房屋完成拆除,保障了重大产业项目——晶科能源顺利开工;
3月16日,第三集聚区伦塔区块部分旧房启动拆除工作,为新社区集聚奠定坚实基础;
3月18日,拨浪鼓社区光耀境小区遗留十余年的最后一户旧房安全拆除,光耀境小区旧改工作100%完成;
3月21日,石柱下村拆除最后一幢五层旧房,石柱下村旧改整村完成……
疫情还未完全褪去。廿三里街道始终坚持战“疫”、复工复产两不误,抢速度、抓进度,一次又一次体现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并不断刷新着纪录。去年以来,廿三里街道围绕万亩千亿产业园建设和镇区、农村有机更新,大干快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节后首先做好双塘村征迁工作,继续推进各区块有机更新,加快项目招引落地,加大美丽城镇建设步伐。”1月23日,鼠年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廿三里街道的会议室里已经挂上了节后工作的作战图、时间表。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一边是重点项目需要加强保障,一边是疫情防控不得马虎,廿三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果断出击,确保两手抓、两战赢。“1月26日上班以来,街道一方面做好严防严控、阻击疫情,一方面‘见缝插针’,开展签约、拆除工作。”街道办事处主任杨钟坚表示,疫情发生之后,街道分层落实责任,多方合力组成相关工作组,严格按照上级决策部署和街道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方案、执行工作计划。
征地先“征心”程序到位政策明
3月24日,在晶科能源义乌生产基地项目现场,伴随着吊臂机、推土机、叉车来回作业,各个工作区域的建筑工人分工有序,一派繁忙景象。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现正进行主体厂房钢结构架设作业,与原建设计划几乎同步。疫情防控没有减缓项目建设步伐,离不开廿三里街道及时征迁、保障土地的努力。”而一个月前,这里还有10余幢等待腾空、拆除的旧房以及5户未签约的被征收户。高效征迁的背后,是征迁工作组人员走现场、访民户、唠家常的奔波,是他们为征迁户算好“明白账”的耐心。
廿三里街道党工委委员楼允良是双塘区块3个征迁小组组长之一,他说,“和谐征地拆迁,除了要切实解决好被征地群众生产生活等实际困难和问题,更需要阳光操作,让先签的人不吃亏、后签的人不沾光。”在他们组的工作中,除了按照“人员上门、政策上心、程序到位”的统一要求,还坚持原则、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通过一系列阳光操作,营造了“早拆迁、早得益”的征迁氛围,有效破解了被征迁户的等待观望和对立抵触情绪。“街道干部政策都给我们讲清楚了,该怎么补偿我们心里也有一本账。迟搬不如早搬,早搬迁早得益啊。”不少被征迁户都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疫情防控期间,征迁工作组人员还帮助被征迁户解决实际问题:一位被征迁户的租住地在疫情期间封村了,可是有急需的生活物品还在旧房中尚未搬出,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戴上口罩、手套、消毒水,驱车带着被征迁户回家取物品;一位被征迁户需要腾空旧房,但疫情期间没有搬家工人,工作组人员得知情况后,马上召集人员,在做好防疫措施后,为征迁户腾空房屋……一次次沟通,一次次服务,不仅为做工作,还解决了群众实际困难,这也极大促进了征迁进度。
征迁筑“堡垒”党员干部做表率
“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多亲”,这是第三集聚区伦塔区块征迁组工作人员金晓波一直遵循的工作思路。为做好征迁户的思想工作。他和搭档按照征迁时间节点要求,放弃节假日、周末时间,发扬“5+2”“白+黑”“雨+晴”精神,连续奋战60余天。
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干出样子。一个征迁工作组,就是一个突击队,一名征迁干部,就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95后年轻干部孙鹏,在结束老街区块、下朱宅村的征迁工作后,又立即加入双塘区块征迁小组。除了要上门和征迁户沟通、丈量尺寸、拍照取证,回到办公室还要制作台账;疫情防控期间,还要上传下达防控举措,值守道路卡口。谈到这些辛苦,他说:“年轻就是用来奋斗的,希望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针对一些年轻干部刚开始工作可能会因为欠缺经验不太容易上手问题,廿三里街道充分运用以老带新的工作机制,不仅有一批老同志在征迁一线发挥骨干力量,一批年轻的同志也不甘落后,想干事、想出成果、主动加班加点蔚然成风,使一批年轻干部成为掌握政策到位、与群众宣传到位、答疑解惑到位、解决实际问题到位的征迁干部。
像他们这样的干部工作人员还有很多,他们在征地过程中,进村入户与群众交心、谈心,打“亲情牌”“笑脸牌”。设身处地考虑征迁户可能遇到的每一处困难,想每一户征迁户之所想,逐一上门沟通交心,耐心宣讲征迁政策,解答疑问,及时消除群众的抵触情绪。真正做到了不漏访一户征迁户,不漏接一个群众电话,不拖延一天时间,不上交一件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