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为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即日起,中共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中国义乌网推出“红色文化义乌记忆”专栏,一日一个红色小故事,宣传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展示义乌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先进事迹。
1946年6月26日,吴晗几经周折,回到阔别十三年之久的故乡苦竹塘探亲,并在家乡逗留了四天。
在这期间,他深入农村调查研究,耳闻目睹农村政治的黑暗、经济的贫困。在此同时,他又十分欣喜地看到家乡革命根据地抗日斗争的大好形势,感受到抗日武装八大队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
每当夜深人静,他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不顾身体的疲乏,在昏暗的油灯下,写了《浙道难》《记第八大队》《真空的乡村》等《还乡散记》,他在散记中写道:“义乌沦陷后不久,八大队成立了。第八大队的根据地是我的家乡——义乌西乡,活动区域包括义乌、浦江、东阳、金华一带……”
“这一支人民自己武装起来的力量,几年来不屈不挠和敌人作殊死搏斗,保卫了家乡,发扬了义乌人的传统精神——明代戚继光所组织指挥的歼倭军,正是由义乌子弟三千人所组成——光大了中华民族的正气。”
他称赞八大队是“为国家为人民保存了这小块干净地”;“保卫了自己,保卫了人民,保卫了政权”;“发扬了中华民族的正气,替可歌可泣的抗战史载入了光荣的一段”。
……
岁月变迁,风云变幻。今天,我们重读吴晗的《还乡散记》,依然感受到这位历史学家那种奋发向上、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
义乌上溪镇苦竹塘村吴晗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