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工作越来越好,城市越来越美” 河南小伙在义乌干清扫的10年

发布时间: 2021-05-06 09:00:33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义乌商报记者 林晓燕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认真对待每个工作细节

在丹溪路另一头工作的妻子

手把手指导新手提升业务

  身着工作服,挥动扫帚、簸箕,默默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走过一个个四季和晨昏,顶着寒风酷暑作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环卫工人。可以说,这个群体不仅是城市的美容师,更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和经历者,他们熟悉商城义乌的角角落落,也见证着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河南小伙李道帅便是他们中的一员。

  浓眉大眼、身板壮实、大高个,人如其名,眼前的李道帅样子长得不错,就是肤色比寻常人较黑些,同大多数环卫工人一样,脸部和双手的皮肤显得有些粗糙和黝黑。

  1985年出生的李道帅是河南太康人,2007年来到义乌,2011年开启扫大街的环卫工生涯,现在是环境集团城西清洁服务分公司的一名员工。“义乌经济发达,干清扫虽然辛苦些,但工作稳定,工资每月都按时发放,逢年过节有东西发,还有其他一些福利。”这是结婚后,已在义乌扫了多年大街的岳父岳母对他说的一番话。

  就这样,带着对这座陌生城市的向往和期待,20岁出头的李道帅和妻子来到义乌,一起干起了清扫工作。“虽说职业不分贵贱,但年轻人多少会有些脸皮薄,一个小伙子拿着扫帚在扫大街,刚开始会不会有点别扭?”面对记者的这个疑问,他回答得很坦然,“这个倒没有,可能家里人都在干这行,习惯了,就想着把自己负责的路段和街面打扫得干净清爽,路过的人走得舒心,我自己也特有成就感。”

  扫着扫着,10年光阴一晃而过。李道帅也从最初的江东路,扫到后来的丹溪路。“我负责丹溪大桥往城区方向,她在江东区域那边。”李道帅说,同一条丹溪路,他和妻子各执一段,工作期间各忙各的,偶尔会隔着大桥远远瞧一眼,能看到的也是一抹橙色身影。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和古人想要表达的异地相思之苦不同,李道帅觉得自己还是很幸运的。“我们一起出门,下班后她先回家烧饭,我去接孩子,分工明确。到了晚上,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挺满足的。”

  “话不多、能吃苦,每天早上都来得很早,最苦最累最脏的活抢着干,去年疫情期间一直坚守岗位,表现很出色。”在环境集团城西清洁服务分公司负责人朱源看来,李道帅综合能力很强,除了本职工作外,还积极为集团从老家招来了50多名工人。

  由于肯吃苦,再加上业务能力出色,李道帅先后获得了辖区街道先进个人、集团先进员工等荣誉称号,今年3月又被提拔为管理班长。

  “工作越来越好,城市越来越美!”在李道帅眼中,过去的这10年,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有家庭的,有工作的,也有这座城市的——

  自己虽是几个孩子的父亲,但由于工作等原因,来义乌这么多年了,很少带孩子出去走走逛逛,哪怕领着老人孩子拍个全家福也很难。今年春节期间,终于有机会带着孩子去佛堂镇小六石村走了一次玻璃栈道,还让路人帮忙拍了一张合影。这是10年来的第一次,孩子们特别兴奋。

  现在的环卫作业设备和环境越来越好,除了扫帚、畚斗等标配外,还有高压冲洗车、机扫车等等,人机结合,操作现代化,管理也更加规范化。

  “义乌的变化真的很大,尤其是城区,这5年来,很多老房子拆掉了,路变宽了,楼变高了,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除了城市环境外,市民的文明程度也越来越高。“以前时不时会有人从车窗中直接往外扔垃圾,现在街上很少有人乱扔垃圾了,尤其是这几年义乌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后,市民素质提高了很多,也感觉我们这份职业越来越被认可和尊重。”

  “以前同样是穿着工作服,但在马路边扫垃圾或过斑马线时,都要小心翼翼,绕车而行,现在好了,无论是汽车还是摩托车,驾驶员看见有人走来,都会主动停下来让一让,让我们更有安全感。”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