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7月8日讯(记者 蒋守洋 编辑 童晓)抗日战争时期,著名高等学府浙江大学为免遭日寇的蹂躏,从1937年9月起辗转西迁浙江天目及建德、江西吉安及泰和、广西宜山(今宜州市)、贵州遵义及湄潭等地,途经浙、赣、粤、桂、黔五省,行程2600公里,历时7年。其中浙江大学于1938年2月迁至江西泰和,同年9月再度辗转别处,虽只有短短八个月时间,却在浙大史册上、也在泰和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与泰和结下了深厚情缘。
泰和为浙大提供了一方安定祥和的办学之地,使浙大师生得以“安心读书”;浙大给泰和撒播了科学知识和求是精神,对泰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逝去的并不代表遗忘,远去的愈弥足珍贵,我们走进浙大西迁泰和旧址,再次回眸历史,感受浙江大学与泰和的历史情缘。
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后,战火波及到浙江。11月,浙江大学本部在竺可桢校长率领下,携带大批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行程700多公里,辗转迁至江西吉安市,借寄在白鹭洲中学上课。1938年2月,浙江大学迁到了泰和县上田村,此后再迁往广西宜山、贵州遵义湄潭等地,整个西迁行程2600余公里。浙大的这段“流亡办学”、举校西迁的过程,曾被形象地称为“文军长征”。
浙大西迁泰和陈列馆讲解员介绍,1937年9月战事迫近杭州,为延续文脉,为国育才,时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先生毅然带领浙大师生踏上了史无前例的西迁之路。浙大师生一路辗转,于1938年2月来到了泰和。泰和县上至官员下至百姓纷纷为浙大师生提供各种资源:校舍、宗祠、藏书楼、民宅和食物等。
走进浙大西迁泰和纪念馆(遐观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竺可桢先生于1938年6月26日,在泰和举办的西迁首届毕业生典礼上给毕业生的寄语:不求地位之高,不谋报酬之厚,不惮地方的遥远和困苦,凡是吾人之分内所应该做的事就得去做。
浙大师生在泰和期间,除办学外,还为当地人民做了3件好事:修筑防洪大堤、创设澄江学校、协助开辟沙村垦殖地。防洪大堤以浙江大学命名,又称为“浙江码头”。当年竺可桢听说赣江每年都会发大洪水,当地的老百姓为此受害不已,就发动浙江大学土木系师生去协助当地人民建造防洪长堤。修堤坝时,浙大师生自发捐款,并发动上田、南圳、三溪等地群众,修筑了一条从三溪村张子山至南门朱家桥的防洪堤。修成后的防洪堤长约5华里,堤基宽4米、高1.45米。如今,浙大师生修建的旧码头依在。
为了解决当地孩子和教职工子女的读书问题,在竺可桢的倡议下,浙大在附近建起了一所澄江学校,使得许多当时无法上学的孩子有了读书的机会,也给当时的泰和教育界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有用之才,撒下了科学和文化的种子。
据档案记载,由于江西省国民政府机关要从南昌撤到上田村一带办公,需要占用房屋和场所,浙大于是决定继续西迁。竺可桢又立即往西去寻觅下一步学校安顿、发展的地方,以至日夜操劳,无暇顾家。就在这时,与他相濡以沫18年的发妻张侠魂和次子竺衡劳病交加,先后染上痢疾而病故于泰和,并于1938年9月15日,安葬于泰和南门村。
为延续抗战记忆,近年来,泰和加大了抗战遗址旧址的修缮保护力度。县里先后筹资200多万元,对浙大西迁期间的浙江大学大礼堂、校长办公楼、临清书屋、澄江学校、澄江学校俱乐部等办学旧址及中正大学等全面修缮。
纵观浙大漫漫十年西迁之路,泰和在时间线上仅占很小一部分,但却有着沉重的份量。正是在泰和,浙大人“求是”精神的种子依然在这里孕育、形成,为泰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推动泰和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多年来,浙江大学也一直大力支持跟泰和深化校地合作,充分用好资源、发挥优势,结合泰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教育医疗、红色研学培训、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求是小镇建设等关键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