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9月10日讯(见习记者 陈佳琪 编辑 童晓)“商业信誉重于泰山,农民工的钱不能拖欠。”这是义乌个体经营户戴红花做生意以来一直坚守的信条。利落的短发,朴素的穿着,穿梭在自己店铺的戴红花早早地就在店铺里忙碌起来。与客户沟通、确认订单、联系产商等,她熟练地操办每一项进度,数十年如一日。从宾王市场到现在的篁园服装市场,她认识的新老客户不计其数,经历了数不尽的风风雨雨。
然而2008年,刚来到义乌经商做服装生意时,戴红花也有一段迷茫时期。业务流程不熟悉,语言交流不通畅,没有稳定的客源……这些都成为了她事业的绊脚石。但是对于这些难题,戴红花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克服。
“我一有时间就会去上业务培训课,从基础的交流开始学,了解客户的爱好和需求,当然也会试着和客户交朋友。”戴红花说起之前的学习经历侃侃而谈。“人总是不断地学习,既然选择经商,那么我会亲力亲为,力争做到最好。”面对语言沟通不畅问题,她选择空闲时间就在商位背专业的单词,练习口语,虽然距离专业的英语口语仍有一段距离,但戴红花已从原来只会简单问好的英语小白,渐渐成长为可以日常交流的对话能手。此外,她还利用互联网平台主动搜索国外的客户,给他们发去邮件,介绍自己的产品。戴红花笑着说:“刚开始发出去的邮件都是石沉大海,之后才慢慢地有了回应。”戴红花的很多老客户都是在那时候积累起来的,现在她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普通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020年9月,因经营不善,资金回笼出现问题。年末工人的工资急需支付,上游厂商频频催款,就像两座大山一样压在戴红花的肩上。祸不单行的是,她的丈夫在筹款时不幸发生车祸导致腿骨骨折。当时厂里的员工都十分担心领不到年底最后一笔工资,也担心工厂会因此破产。“其实当时也想过逃离,但一想到自己多年以来坚持的‘诚信经营’理念,我不愿意放弃。”戴红花回忆这段经历时眼里闪着泪花。最后戴红花坚持低价卖掉了在宁波市区的房产和厂里的部分设备,拿到钱后她第一时间就给全体员工结清了工资。戴红花丈夫对妻子这一做法表示认同:“遇到困难我们一起渡过,我非常支持她。”
戴红花因正直的为人和多年来诚信经营的良好口碑,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任,生意也越做越红火,“我只是做了一个商人该做的,接下来我会继续在学习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