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21年>最新报道 正文

【浙江日报】乘风而起,义乌自贸的要素正在畅通流动

发布时间: 2021-09-27 08:55:18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林梦婕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2021年9月27日《浙江日报》10版

  自贸改革的意义何在?让要素更畅通地流动。

  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区的意义又何在?深耕改革“试验田”,利用新的功能定位在多领域加快要素流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去年9月,浙江自贸试验区掀开了其改革发展史上新的一页:实现赋权扩区,从舟山一域扩展至宁波、杭州、金义,形成“一区四片”的发展布局。

  赋权扩区一年之后,再次走进义乌,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我们看到的正是这样的一幅要素快速流动、血脉贲张的场景——先后获批14个省级以上试点或赋权事项;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7亿元,同比增长15.5%,高于全省2.1个百分点。

金福根 摄

  数字发力

  见证义乌硬核担当

  义乌,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商品从这里流向世界各地。打造真正的“世界超市”,让商品更方便畅通地“进”与“出”,往往意味着会面临跨境监管、国际物流等涉及跨境贸易的各种难题。

  如何打破由“跨境”产生的壁垒?扩区以来,义乌牵住了“数字化”这个牛鼻子,将过去的通关手续化繁为简,实现无感“数字清关”。以往境外寄出的跨境货物,要一周甚至更久才能辗转到消费者手中,如今只用两三天就够了。

  一年来,义乌抓住了自贸试验区的发展红利,率先落地一大批贸易、金融、财税、人才等方面的专项政策,形成了多项在全国都具创新意义的制度创新成果——

  创新市场采购“双抬头”原产地签证模式,覆盖全市74%一般原产地证签证数量;全面推广实施组货人制度,累计完成注册716家;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铁路运输项目试点,出口作业平均时长从70小时缩减到4小时……

  货物与资金,两者的自由流动往往相辅相成。为了让货物更加畅通无阻地“进”与“出”,义乌也试图打破跨境、国家之间的资金流动壁垒。积极破题的过程中,一项新的“义乌速度”诞生了——“过去,我们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结汇,一笔提现申请快则几个小时、慢则两天才能完成。如今1秒就能到账。”义乌市椒瑂pace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得益于“秒汇兑”贸易金融中心和浙江稠州银行新上线的直联收结汇业务,义乌的跨境汇兑不仅能实现秒到账,而且每1万美元的提现成本也降低约200元。

  事实上,义乌实现资金自由流动的底层逻辑是先让数据动起来。在义乌,数字化改革推动了各部门、机构、平台之间信息的高效互通,加快了“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数字化管理模式”“市场采购组货人管理机制方案”“‘海运贷’数字融资项目”等大量加速构建“数字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成果的落地。

  其中,依托“海运贷”数字融资项目,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联动突破了原有限制。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基础上,银行直接为企业提供快速高效的金融服务,为组货人打造海运贷融资新渠道,实现免抵押、高额度、低成本、快速贷的效果。

  创新驱动改革、改革释放活力:今年1~8月,义乌外贸进出口总值2362.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18%,进出口额占浙江省总额的9%。经过一系列的大胆尝试,可以看到,一个让要素自由流动的义乌已经成型。而且,义乌义不容辞,会成为浙江打造“数字自贸试验区”的硬核担当。

  改革探索

  绘就浙江自贸画像

  众所周知,浙江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一直聚焦油气全产业链。赋权扩区天地宽,浙江自贸试验区从过去单一的功能定位,一下子拓展到了包括“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在内的五大功能定位,为要素自由流动探索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而义乌,正是把这些巨大想象空间落地的所在,是梦开始的地方……

  借上自贸试验区的东风,义乌率先从物流运输入手,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以义乌到宁波的海铁联运班列为例,针对多级转运和多方承运人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义乌创新推出海铁联运全程提单模式——由船务公司整合业务链条,将铁路和海运的单证无缝衔接。

  经济学家黄奇帆曾经预测,到203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50%是由跨境电商完成的。眼下,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以数字贸易为核心推进便利化。而这也是义乌当前为建设浙江自贸试验区五大功能定位中的“新型国际贸易中心”而奋斗的事。

  一年来,义乌围绕数字贸易与跨境电商这个“复合”命题,开启了大量的探索:

  首创出口退税备案单证数字化管理模式,将传统纸质备案单证无纸化,退税申报从“到港提货”提前到“装船离岸”,每次节省200~500元的提单获取成本;

  打造Chinagoods数字贸易服务平台,集成信息化物流、全球化供应链服务和金融赋能等功能,注册采购商超102万;

  叠加“货款宝”金融产品,待货进入指定仓库、支付运费后,用户即可收到应收货款的60%,缓解资金周转压力、降低外贸“赊销风险”……

  透过今天的义乌,浙江未来的贸易画像更加清晰了。仅上半年,义乌就以浙江自贸试验区11%的区域面积,贡献了浙江自贸试验区20%的“标志性成果”和30%的“制度创新十佳案例”。

  制度创新

  彰显中国贸易姿态

  前不久,义乌市佰胜进出口有限公司将美国进口的货值6万元的开心果和义乌市场采购的货值40万元的小商品,通过区外拼箱的形式,发往马来西亚,实现了“1039+6033”首单集拼转口业务,形成了“市场采购+保税”业态的融合创新。今年上半年,义乌依托线上贸易订单履约中心,为国际碎片化订单提供采购、仓储、物流等供应链服务,市场采购和跨境电商货物拼箱出口达9.64亿美元,同比增长180.8%。

  一直以来,义乌都是国家贸易改革的创新地。今天,义乌在自贸试验区赋予的巨大自由空间内,又进一步迭代已有的贸易方式,创新推出“市场采购2.0”,为全国提供更多的范例。

  这是义乌继2013年首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之后的再次创新。当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从义乌发源,最后复制到了全国。随着“市场采购2.0”改革升级,它也将对全国的国际贸易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实际上,义乌坐拥“世界第一大市场”的背后,是物流作为核心竞争优势在发挥作用。根据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区方案,义乌创新突破不沿海且没有内河运输的限制,打造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内陆集装箱港区,为全国内陆城市提升全球航运物流能力提供了“教科书式”的经验。今年1~8月,义乌港施封量同比增长9.66%,入驻第六港区船公司已达12家。

  同时,义乌国际陆港也在航空物流港上下功夫,新开通“义乌—澳门”“义乌—菲律宾马尼拉”等航线。今年1~8月,累计飞行250班,航空口岸进出口货物3502.69吨,同比增长86%。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无论是对哪种要素自由流动的探索,扛起“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大旗的义乌,正在为所有人展现中国未来面对全球贸易格局的一种姿态。

  (图片由义乌市委宣传部提供)

  

【专题】义乌:自贸区的“后起之秀”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