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浙大毕业生当上“职业农民” 陈建忠:观念一变天地宽

发布时间: 2021-12-08 08:51:58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谭祉潇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陈建忠(右一)向孩子们介绍农作物。

  中国义乌网12月8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谭祉潇)“一斤大米加工成麻糖就能卖20元左右,这就是农产品深加工效益!我觉得农业发展就是要走科技之路、产业之路、品牌之路。”廿三里街道李宅村“陈章法麻糖”的经营人陈建忠,见到记者就热情洋溢地介绍起来。

  今年40岁的陈建忠,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的民企就职。2007年,眼看着父亲年事渐高,却放不下田间地头的农活,他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回到老家李宅村,一边传承父亲的农耕精神,一边运用所学在农业上大展拳脚。

  大学毕业返乡当农民

  1999年,陈建忠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大学。“当时我就读的是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学校周边就有很多种植水稻的试验田,虽然我就读的是计算机专业,时常想起父亲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好手,便经常向农业专业的校友了解水稻种植方面的知识。”陈建忠回忆道,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父亲是生产队长,邻里乡亲遇见农作物种植方面的问题,都会来家里和父亲交流,自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自然而然对农业产生了一份特殊的感情。

  2002年,陈建忠大学毕业,为了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他选择回到家乡就业。“传统农业是非常辛苦的产业。三四月份春耕备耕种植早稻,五月底收割小麦、翻耕单季稻,七月中旬收早稻、翻耕晚稻,10月底收单季稻和晚稻、翻耕小麦,11月整理甘蔗、准备切麻糖。雨天排水、晴天抽水,父亲始终放不下田里的这些‘宝贝’。所以2007年的时候,我就辞去工作,回家接手。”陈建忠说。

  刚回家的陈建忠,不骄不躁,跟在父亲后头,从零学起。“虽然是看着父亲种田长大的,也在大学里有些了解,但真正种起田来,感觉自己仍旧是个门外汉。”陈建忠笑着说,除了向父亲学习,他多次向市里、街道里的农业专家请教,慢慢摸索出了攻关高产水稻的“秘诀”。2008年,适逢村里开展土地流转工作,陈建忠筹资租下了村里300亩稻田,开始规模化机械种植。2009年,他成立义乌市建忠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在邻近六七个村租了700多亩农田。2010年,陈建忠参加了义乌水稻高产竞赛活动,首次参赛就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2013年,他的水稻田亩产977公斤,创下了义乌水稻亩产记录。如今,陈建忠购置了20多台农机,从耕田、插秧到收割、烘干,全程实现了机械化。

  当好农民发展新产业

  推进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陈建忠一直坚持农业要产业化,才能发挥最大价值。2013年初,陈建忠以父亲的名字注册了商标,将自家的农作物加工成大米、麻糖、红糖等农副产品后,使用统一包装进行销售。多年来,不仅有新老客户上门购买,还有全国各地及国外等地的客户通过扫描“陈章法麻糖”或“陈章法大米”“陈章法红糖”包装上的二维码进行购买。

  “小时候,每到初冬,爷爷就走街串巷上门给人家切麻糖。后来,父亲在自己家里建起了麻糖作坊。现在,不仅自己切麻糖,切麻糖用的红糖、小米、大米也都是自己种出来的。”陈建忠边说边向记者演示,切麻糖的步骤就是熬红糖、混合原材料、碾平、切块、摊凉,别看这些步骤简简单单,可是每一步都有讲究。比如糖汁老嫩的掌握、搅拌材料要均匀、切糖的速度要快,糖汁太多了麻糖就很粘,切块太慢了麻糖的形状就不好看。

  如今,陈建忠坚持自产自销这一主线,大胆尝试,将农产品价值最大化。2019年,世界义乌人大会邀请“陈章法麻糖”到大会现场,陈建忠更是带着工具,现场展示麻糖制作工艺。

  “今年,从红糖到大米、小米、糯米、芝麻,基本实现百分百自产自销。接下来,还要种植更多的优良农作物,不断丰富麻糖品种,让家乡的味道一直传承下去。”陈建忠说。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