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月31日讯(记者 方维 编辑 何冬圆)义乌精神以“勤耕好学”为先,由来已久、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义乌人自古重视文教,好学向上,学必从优。勤耕好学,是中国传统的耕读文化,也是义乌人勤劳致富的基石。而如今,“好学义乌”已成为义乌的一张“金字招牌”,刻进骨子里、淌在血液里。
义乌市是浙江首批教育强市,素有“文化之乡”美誉。义乌是一方教育热土,群众以读书为荣,政府以兴教为乐。近年来,义乌抢干快干,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夯实教育教学工作,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品质化、均衡化发展,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一幅让群众满意、人人出彩的“好学义乌”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双减”
这个寒假是“双减”之后的第一个寒假。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绣湖小学寒假作业来了个“大变身”,慢跑、跳绳、高抬腿等体育锻炼成了“标配”,魔方、数独、九连环等益智游戏让人“脑洞大开”,“瘦身”又“增趣”,而融入冬奥会元素的实践性作业更是让学生眼前一亮。
2021是“双减”元年,义乌严格落实“双减”工作。推动校内减负,教研员“1对1”联校指导,责任督学驻校督导,严格作业、考试管理,开展“品质课堂”建设,构建“轻负高质”教学新生态。遴选9个学校试点课后服务,建立涵盖体艺、科技、信息、益智、劳动等充分满足家长需求的校内拓展型服务课程体系,全面铺开“5+2”课后服务工作,实现义务教育段学校全覆盖、有需求。
全市共有15.5万学生参加校内课后服务,参加率达94.4%;344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已不再续办或转型非学科类培训,108家学科类机构转为非营利性机构(含原先非营利登记5家),100%完成“营转非”……“双减”政策落地四个多月来,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义乌“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条义乌“轻负高质”教学改革之路愈发明朗。
“来了就有书读”
在义乌市银海幼儿园,3棵百年古樟树围成的小广场,是园内小朋友最喜欢的玩耍地点之一。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该片区没有标准化幼儿园,2020年秋季开园的银海幼儿园是“百园工程”下建成投用的幼儿园。未来在义乌,这样的标准化幼儿园将会越来越多,基本覆盖每个村。
2017年,义乌以实现“有园上”为目标,启动“百园工程”项目,新建100所幼儿园,构建以传统公办园为龙头,小区和镇街中心幼儿园为骨干,片区幼儿园和村中心园为基础的扇形覆盖、惠及城乡的公办园网络。2020年,义乌又启动第二轮“百园工程”,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幼儿园100所以上,进一步推进公办园资源进小区、进社区、进村庄。
胜利幼儿园托班小朋友正在进行绘画。(王园园摄)
据悉,2021年,义乌实施新建、续建教育项目116项,新建、扩建、改造中小学、幼儿园27所,建成中小学、幼儿园41所,新增中小幼学位1.6万个。“老百园”100所已全部建成,“新百园”共开工18所,“教育倍增计划”中小学项目共开工32项。
2020年起,义乌便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专项资金保障,全力打造优质上下学接送新模式,全市14个镇街实现重点交通拥堵学校全覆盖。
“提质”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
去年以来,义乌着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把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改革内容。义乌完善了集团化办学实施办法,成立15个紧密型教育集团、7大教育联盟,升级10对“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学校为城乡共建型教共体,义务教育总体达到全国优质均衡发展市创建标准,提升了17所新义乌人子女学校办学条件;普通高中群体创优、多点开花,义乌中学、义亭中学获评金华市普高分类办学改革试点学校;职业教育加快发展,2021年成立义乌市职教集团,并与121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18个专业涉及5000余学生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荣获全省市县中职教育优秀县市;特教成教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覆盖率不断提高,全市各学段和各镇街道都建有资源教室,合计33所。
考生走向考场。(杨朝安 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十三五”期间,从城市到乡村、从教授到幼师,义乌用倍增理念办教育,大幅提高教师待遇,实施200多项学校新建、改建工程,全市教育总投入203亿元,增长141%。
名师引进、专才特聘、高校招聘,优质师资大幅增量;拔尖人才、正高级教师、教坛新秀,教师队伍加速提质。2021年,义乌新增省正高级教师3人、浙派名师名校长4人,新全职引进领军人才11名、全职在义领军人才达到48名,引进63名外县市名优教师,其中省特级教师5人、省教坛新秀4人。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未来,义乌将继续秉持“来了就能读”信念,打造“好学义乌、信义至美”教育品牌,形成教育体制充满活力,教育资源优质充裕,教育机会公平均等,教育环境人文和谐,教育质量位居全省前列,教育品牌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努力争创成为“两地两区一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建成“好学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