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4月20日讯(记者 方维 陈云锋 编辑 童荟颖)“山中难寻千年树,世上难得百岁人。”
今天(4月20日),在义乌福田街道杏园村,记者见到了正背着锄头去地里的骆有财。身穿一件老式毛呢夹克,非常整洁。尽管鹤发满头,却面色红润,笑容朴实,看起来精神头不错。
“这几天他生日了,孙子孙女都送来了不少老人家喜欢的点心。”据了解,老骆今年已经103岁了,相比同龄人身体硬朗得多,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而且每天习惯去田里种菜、村口卖菜,每餐还会小酌一些。目前他已完成新冠疫苗两针次接种,加强针马上也要“安排”上了。
走路生风的他,怎么看也不像是百岁老人。在田园边的工具棚里,他拿出一把锄头,就开始锄地,干起活儿来与年轻人有得一拼。“这是莴苣,那是番茄,都是我种的,送你们一些吧。”骆有财乐呵呵地和村民们闲话起来。
时近中午,老骆和家人打了个招呼后,便自己提着餐盒出门打饭。杏园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骆是他们这边的老熟人了,每天都会来逛逛,只要天晴,老人家便会习惯在村内散步、晒太阳。“吃得安心,过得高兴,生活充满快乐,心理健康了,身体就健康了。”老骆说。
“他从不和别人计较,也没见他红过脸。”老骆的儿子骆福秋介绍,爱劳动、与人为善、乐观向上、与世无争便是老人的健康秘诀了。
老骆的“前半生”并没有那么顺遂。不足周岁便丧母,8岁丧父,从小寄人篱下……“可算是苦尽甘来了,碰上了好时代,村里关心,孩子孝顺,隔三差五都会来陪陪我,特别是我的儿子和儿媳,每天照顾我。”老骆说,如今他已四世同堂,子孙绕膝,其乐融融。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我们还是很有福气的,既然父亲能这样高寿,我们一定会尽其所能照顾好他。”骆福秋说,孝义文化在义乌源远流长,他觉得自己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是在孝敬父母,感恩社会上,都应该把这种精神和文化守护传承下去。
眼下,春光如许,义乌各地敦亲尚孝蔚然成风,孝义之花遍地绽放,老人的生活及健康水平不仅升了“温度”更增了“质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期盼正在逐渐走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