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直播行业的日渐白热化,各行各业都希望通过直播平台分一杯羹。背靠义乌这棵大树,义乌市场经营户相信,拥有强大货源优势的义乌,依旧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机会。
拥有10万粉丝的女装老板娘
一条裤子卖了2年仍是“抢手货”
在篁园服装市场做了十几年生意的李卫红,自从试水直播行业后便“一发不可收拾”。3年时间,她在抖音直播平台上拥有10万的粉丝量。为了能够更好地拓展线上生意,她在篁园市场7楼租下了2间200平方米左右的商铺。
李卫红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女装产品。以前做女装行业,李卫红感受最深的是,每天都在更新产品,与此同时大量的过时女装产品积压。自从做了直播行业后,她的新产品每年只有十几款。“不是不更新,而是我们把产品做专了。”李卫红说,比如一款热销的哈伦裤,卖了2年依然是市场的“抢手货”。“因为我们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点,在产品的基础上,将面料图案进行了变化,同样一款产品经过升级后,会再次走俏市场。”李卫红道出了自己直播成功原因的心得。
李卫红背后还有坚强的后盾,她合作的女装工厂基本都在义乌,只要她有研发需求,工厂都能配合到她。
“直播+跨境电商”全面开花
新型外贸助力义乌小商品出海
往常,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外商超56万人次。作为目前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每日外商如织。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前来采购的客商明显减少,给市场经营带来挑战。
“这款132孔出泡泡的吹泡机,值得你拥有!”位于商贸城一区一楼的直播间内,销售儿童泡泡水的龙冬招,一边介绍产品一边让助手教粉丝如何下单。一场3小时的直播,成交近300单,价值7000多元。
“有朋友曾劝我:你都40多岁了,干嘛还要抛头露脸?但我想,直播是应对疫情影响的有效举措,再不跟上,就要被淘汰了!”龙冬招说。
“我们就是客户的眼睛和双手,带他们感受产品,通过这样的模式,订单量增长不少。”龙冬招介绍,目前,其50%产品通过线上销售,今年以来店铺销售额同比增长30%。
浙江星宝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吉英告诉记者,疫情前,她的店铺每天七八拨客人光顾,70%外商都是当场下单,足不出户就能做生意;疫情后,商城里外商明显少了。
张吉英1997年涉足商海,是义乌首批国际商贸特殊人才。起初,因不懂外语,她手持计算器,比画着跟外商谈价格;后来,她能游刃有余用英语、阿拉伯语跟外商交流;如今,从2020年起发力线上运营的她,能熟练在Tik Tok等平台直播带货,在线人数少则六七千人、多则两万人。
张吉英在义乌的仓库约有三分之一个足球场大,规则排列的货架上,摆满了各式雨伞。几名工作人员忙不迭敲击键盘,录入信息,打印单据,打包发货……进入销售旺季以来,每天要发出近6000把雨伞。近3年来,星宝伞业通过跨境电商出口的商品货值,以年均超10%的速度增长。
在数字化转型助力和疫情倒逼下,外贸企业正从传统批发出口模式转型跨境电商模式。义乌市场大力发展“直播+跨境电商”贸易新业态,强化数字化连接线上线下能力。据义乌商城集团副总经理张奇真介绍,作为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义乌小商品城Chinagoods”自2020年10月上线以来,已入驻超6万家实体商铺,整合上下游200万家中小微企业,商品种类500多万种,今年上半年累计交易额超151.78亿元,同比增长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