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长眠他乡78载 英烈今朝归来

发布时间: 2022-09-27 08:58:36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义乌商报记者 傅柏琳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9月24日,义乌长城公园内,阳光照射在石板上,柔和温暖。“爷爷,我们接您回家了!”傅红德烈士的墓碑前,孙子傅兴丰等人小心翼翼地抱着骨灰坛,将其放进崭新的墓穴,鞠躬致敬。

  傅红德烈士出生于1915年3月,是大陈镇楂林村人,于1943年8月告别妻儿参加抗日战争。1944年1月,傅红德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坚勇大队班长,不幸在嵊县苦竹溪战斗(现嵊州市谷来镇竹溪村)中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28岁。

  “78年前的这场战斗,发生在中共抗日武装刚从最困难的处境中走出来的时期。”义乌市新四军研究会相关负责人介绍,1944年1月8日,金萧支队正式列入新四军战斗序列,立即投入浙东第二次反顽自卫斗争,使金萧地区的抗日斗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年1月20日,杨思一、蔡群帆、钟发宗等率金萧支队自诸暨黄家店出发,随纵队队部行动,参加嵊县苦竹溪战斗。傅红德等3位战友在这场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傅红德牺牲后,家属只收到《烈士证明书》,却不知烈士遗骸在何处。“时隔78年,终于找到爷爷的安葬地点,圆了我们的寻亲梦。”傅兴丰感慨万千。70多年来,傅红德儿子傅福根和孙子傅兴丰等家人一直打听他安葬的地方,但由于早先信息闭塞,迟迟未查获有效信息。2020年的一天,傅兴丰和家人遇到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金萧分会相关人员,机缘巧合下重新打开了寻亲“通道”。根据傅兴丰提供的相关资料,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嵊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义乌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义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方联合寻找,最终在嵊州市谷来镇竹溪村找到了傅红德烈士的坟冢和遗骸。

  9月24日上午,“山河锦绣英雄回乡”傅红德烈士遗骸交接仪式在谷来镇竹溪村举行,嵊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双手捧着遗骸,庄重地将遗骸交给烈士的亲人。人们站在竹溪村的道路两侧,列队目送烈士遗骸返回家乡。当天抵达义乌长城公园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了一场简单而庄严的迁葬仪式,让傅红德烈士安心“回家”。

  在长城公园烈士林,郁郁葱葱的青山掩映着一座座墓碑,400余位烈士的姓名刻在英名墙上。通过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不懈努力,截至2021年12月下旬,原本散布在全市的50座烈士墓已全部搬迁至长城公园集中管理,所有原地保护的烈士墓均签订管理保护协议。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