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1月29日讯(记者 蒋守洋 编辑 童晓)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工作基础。近年来,义乌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找准切口、精准施策,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打造了一批推进共同富裕的成功案例。
近日,《义乌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以下简称《义乌标准》)印发实施,以优质基本公共服务,务实共同富裕基础。11月29日,义乌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义乌标准》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99个服务项目,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义乌标准》由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军有所抚、文有所化、体有所健、事有所便等11大领域25类99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组成。每一个服务项目都明确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支出责任和牵头单位。
从服务对象看,《义乌标准》实现各类群体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的覆盖。从“幼有所育”的0-6岁儿童,“学有所教”的6-18岁学龄期青少年,“劳有所得”的青壮年劳动年龄人口,到“老有所养”的老年人,《义乌标准》实现各年龄段人群的覆盖;从“弱有所扶”的特困人员、残疾人、失能老人,到“军有所抚”的现役军人、退役军人、烈士子女等,《义乌标准》实现需要政府保障的特殊群体全覆盖。
从服务水平看,《义乌标准》在《金华标准》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义乌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新增基本公共服务项目4项,补充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内容10项,调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1项,细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内容13项。比如“事有所便”领域的环境质量项目,《金华标准》规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2%”,《义乌标准》提高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7%”。
从政策支撑看,《义乌标准》的99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都有相关政策文件提供具体服务标准和支出责任。除了参照上级相关政策文件执行外,义乌也陆续出台了更加细化的配套政策。比如“体有所健”领域,市文广旅体局出台的《义乌市百姓健身房管理办法(试行)》,对百姓健身房申报与建设、开放与运营、经费与补助、职责与分工、考评与退出等方面进行了细化。
从责任单位看,《义乌标准》99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共由29个部门按职责分工牵头或协同实施,部分服务项目由多个部门协同实施。比如“事有所便”领域的“公共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责任单位为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卫健局和市民政局四个部门,多跨协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构筑家庭、学校、社区“三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
配套数字化应用,让服务享受更便捷
义乌的基本公共服务都已上架“浙里办”应用的数字社会专区,广大市民可以通过“浙里公共服务在线”“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两个应用了解和办理基本公共服务事项。
通过“浙里公共服务在线”应用,可以查看、办理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该应用有两大创新:一是创新设置“可享”+“已享”两张服务清单:可享清单通过智能匹配个人需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两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精准化。已享清单通过归集回流数据,形成个人、家庭已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二是创新以家庭为单元的公共服务新模式:在绑定家庭成员后,可以展示全体家庭成员的服务清单,为自己或家人办理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跨越“一老一小”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中面临的数字鸿沟。
通过“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应用,可以办理高频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该应用围绕个人和家庭全生命周期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运用数字化技术和理念进行流程再造、制度重塑、综合集成,实现“省心办”“快速办”“无感办”。其中,义乌市上线了“图书一键借阅”“非伤人轻微物损交通事故处理”“犬证办理”三个关键小事特色事项,方便群众办理。
关注外来人口,保障和解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根据《义乌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有关要求,对“新义乌人”最关心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文有所化等领域,进一步完善外来人口基本公共服务:
一是“幼有所育”领域,打造“义有善育”金名片,将0-3岁婴育服务逐步扩面至外来人口,致力于实现婴育服务项目全方位、服务周期全链条、服务对象全覆盖。
二是“学有所教”领域,继续深入实施“教育倍增”计划,“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学位7万个以上,切实保障随迁子女在义乌就读。
三是“劳有所得”领域,深化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鼓励外来人口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增外来人口参保人数3万人以上。
四是“住有所居”领域,面向有住房困难的新市民、外来青年,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十四五”期间计划筹建7.3万套。
五是“文有所化”领域,优化文化服务供给,打造“周周有戏”“流动书场”“花开四季”等品牌,加快推进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等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