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杭畴小学小龙窑首次开窑

发布时间: 2022-12-07 10:49:26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义乌商报记者 张云飞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日前,杭畴小学新建的首个校内小龙窑正式开窑。

  现场,随着小龙窑窑口的缓缓打开,一排排叠放整齐的匣钵展现在大家眼前。师生们戴着厚厚的手套,小心翼翼地取出尚有余温的匣钵,露出里面的一抹天青色。温润细腻的质地,淡雅古朴的色泽,经过十几个小时高温的洗礼,学校小龙窑烧制的第一批青瓷出窑。“哇,原来龙窑长这样。”“这青瓷的颜色好漂亮”……同学们一个个好奇地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感叹。

  据悉,龙窑是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多建在江南坡地上,窑身呈长条形,自下而上,依山就势所建,窑室上覆盖的保温层微微隆起,蜿蜒在半山坡上,形似龙,故名龙窑。龙窑主要采用柴烧形式,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陶瓷制品。作为一种古老的技艺,柴烧独有的自然落灰釉是电器窑烧制的陶艺作品所无法达到的。

  据该校陶艺老师、义乌市第二批陶器制作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云龙介绍,学校里这个龙窑是仿造缸窑村的老龙窑,并在老龙窑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建成的小型龙窑。小龙窑主体由砖石砌成,约有三四米长,有三个空间,窑底装有滑轮,可以从中间打开。“以往我们学校都是使用现代的电窑进行作品的烧制,学生们接触不到传统柴火窑烧的技艺。”陈云龙说,现在学校建了龙窑,以后学生们就可以亲眼见到柴火窑烧的过程,亲身体验到传统窑烧技艺的魅力。

  在开窑仪式结束后,师生们参观了学校陶艺特色展馆。展馆里陈列的都是师生们手作的精美陶艺作品。近年来,杭畴小学依托千年制陶古村缸窑村的陶文化资源,坚持“以陶育人,多元发展”,在校内广泛开展各类非遗陶艺传承教学活动。“我们1-2年级每周有陶艺课,3-6年级每月有陶艺活动,所有孩子从入校开始就接受陶艺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该校副校长王帅毓说,“作为学校新报送的新型教学空间,有了小龙窑以后,学生在校内就可以近距离地体验传统制陶技艺,有利于传统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