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张志刚:手握剪刀“起舞” 方寸红纸“生花”

发布时间: 2022-12-09 09:46:34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记者 卢丽珍 傅柏琳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部分剪纸作品。

张志刚展示他的作品。

生动的虎年窗花。

  一把剪刀,一方红纸,说笑间剪刀飞舞,纸屑缤纷,精美的剪纸作品跃然眼前。在我市剪纸艺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志刚家中,记者沉浸式体验了非遗剪纸文化的魅力。

  在张志刚指导下,记者用了不到5分钟时间,一对立体造型的“春”字剪纸作品完成,将它放置于桌上,轻轻拍动,“春”字轻盈跳动,煞是可爱。

  坚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初心,昔日小学教师张志刚成为剪纸达人。为了让剪纸走进普通人身边,退休后的他仍然站在“一尺讲台”上,培养一批批剪纸“徒弟”。

  书香家庭走出非遗传承人

  张志刚出生于廿三里街道泉塘村一个书香家庭。父母、舅舅、姨妈等亲友都是艺术爱好者,受他们影响,张志刚琴棋书画样样在行。16岁那年,在父亲引导下,张志刚成为雕刻学徒。“当时年纪小,由舅舅监督我,让我静下心好好学。”张志刚回忆,通过努力,他逐渐掌握了雕刻的门道。时光不负有心人,年少学艺的这段宝贵经验,为张志刚走上剪纸之路埋下种子。

  “父亲是语文老师,从小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母亲虽是一位家庭妇女,却很有主见,热爱读书,还当过村里的幼儿园老师。”这样家庭氛围熏陶下,张志刚总能静心做事。当雕刻学徒期间,张志刚对美术产生浓厚兴趣。于是,他一边劳动一边学画画。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张志刚选择自学。拿着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本厚厚的白纸册子,他沉浸在画画之中。画些什么?张志刚对着连环画,不厌其烦地临摹。起初,临摹的线条容易呆板、腻滞,他就用橡皮擦掉,一遍遍重复练习。日益精湛的画画功力,为日后张志刚剪纸创作“锦上添花”。

  2013年,张志刚受邀参加义乌剪纸艺术培训。此后,他对剪纸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张志刚开始收集各种剪纸素材,主动向优秀剪纸老师讨教学习。由于拥有美术功底、雕刻技巧,他的剪纸技艺有了很大提升。尤其剪的蝴蝶,栩栩如生、形态各异,展现了他的指尖“功夫”。

  张志刚很爱护自己的剪刀,用一个漂亮的皮套保护起来,还经常打磨,保证其锋利。他的手法细腻、线条流畅、顿挫有力、内柔外刚,作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特色,创意新颖别出,构图精巧雅致,造型生动简洁。

  剪纸带来美的享受

  “剪纸作品最难的是创作、构思,选择的题材既要有意义,也能在群众中产生共鸣。”张志刚坦言。

  尽管已开启退休“模式”,张志刚每周仍雷打不动去廿三里第二小学上剪纸课。“退休前,我教过语文、美术。退休后,学校得知我擅长剪纸,邀请我定期为孩子们讲课。”偌大的工作桌上,整齐有序地放着张志刚的教学笔记。记者翻阅看到,课堂笔记清爽、逻辑清晰。除了上课,张志刚也经常参加非遗进社区等主题活动,为让更多人接触传统剪纸技艺,他十分乐意发挥余热。

  在张志刚看来,剪纸本身难度并不高。“剪得好坏都没关系,主要能锻炼形象思维能力。”他提倡鼓励式教育,让学生拿起剪刀,轻松“上阵”。张志刚说,孩子通过剪纸能够找到快乐和自信,对剪纸的兴趣也愈发浓厚。每当有孩子来家中学习剪纸,他热情相迎,耐心指导,还邀请大家在自家花团锦簇的院子内拍照留影。

  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里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在外国人眼中,剪纸同样散发魅力。2016年以来,受学校邀请,张志刚先后为来自70多个国家的义乌工商学院留学生现场讲授剪纸课程。留学生剪出的作品栩栩如生,这让张志刚很意外:“这就是剪纸艺术的魅力,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讲’给世界听。”如今,他的剪纸作品《春兰幽香》《高风亮节》《秋影随风》等均被上海世界非遗文化城中国剪纸博物馆收藏。

  愁眉苦脸剪不了精美的作品,灵感和技巧才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从古至今,蕴含着美好寓意的剪纸,绵延千年,兴盛不衰。张志刚希望,未来能够让更多的孩子、成人了解剪纸,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大家带来美的享受。

  传统与现代中寻求创新

  传统文化不是一潭静水,它在不断流动变化的过程中延续活力。

  “想学好剪纸,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得在内心真正喜欢这门手艺。”张志刚说,剪纸要耐得住寂寞,抱着将剪纸这一民间传统文化流传下去的信念,更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剪纸讲究稳、准、巧,创作的秘诀并不在“剪刀的锋利”,而是对事物的观察和想象。

  在把图画变成剪纸的过程中,张志刚并非简单机械进行“复制粘贴”,而是加入自己的思考。他不仅注重折纸和裁剪技术,还将绘画与设计融入到剪纸中,通过剪纸独特的线条和镂空表达作品的意义。平面剪纸作品能不能变成立体式?张志刚给自己出了道题。经过思考,他从折纸过程中找到秘诀,例如一个“春”字,剪刀“说话”,蕴藏神技,手指翻飞间创作生动的立体造型,剪纸瞬间鲜活了起来。

  张志刚认为,剪纸技艺需要不断学习,教课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自己的技能提升。教学中,他发现有的孩子、成人对剪纸很有兴趣,甚至颇具天赋,便鼓励对方坚持到底,不断提升剪纸技艺。

  “相比机械化生产,纯手工的剪纸作品更受人们欢迎,且剪纸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生活场景,更融入一些现代题材,这些正是大众所追求和喜欢的。”张志刚说,传统文化需要一代代人不断传承,赋予剪纸艺术更强的生命力。

  记者手记:

  一把剪刀、一张彩纸,咔嚓声中,彩纸焕发生机。一双巧手之下,剪纸作品走向千家万户。

  剪纸是一种流传很广的民间艺术形式,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人们常常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玻璃窗、房门、灯笼等处,节日被渲染得浓郁喜庆。

  2006年,中国剪纸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让剪纸文化“活”起来,非遗传承才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正因“张志刚们”的匠心,剪纸传统技艺才能“见人、见物、见生活”,真正走进百姓身边,让更多大众“解锁”非遗新方式。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