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月11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晓)90岁重症肺炎老人出院了,86岁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糖尿病的老人顺利转出呼吸危重症监护室,连续2天出院30余名病毒性肺炎患者,7天内近200人康复回家……
连日来,随着医护人员接续奋战与社会各界的同心战疫,浙大四院呼吸综合病房里,频频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越来越多的病患健康出院,能够敞开胸襟呼吸新鲜空气,同时,也在该院呼吸医学中心内留下了诸多令人动容的瞬间。
全院病区打通
呼吸科病房增至11个
去年12月末,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尤其是肺炎患者的增多,呼吸科病房收治压力爆增。
浙大四院科学预判,提前统筹部署全院医疗资源,打破学科、科室和病区单元界限,全力保障急诊患者快速分流、应收尽收,果断决策在呼吸医学中心原有的5个病区基础上,扩容升级为11个呼吸综合病区,床位数由126张增加到401张。
作为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委、国内知名的呼吸科专家,该院院长王凯教授第一时间牵头制定浙大四院肺炎患者诊疗规范和流程,牢牢把握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每一处“脉搏”,在一线参与危重症病例会诊和救治工作,带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实现科学诊治、高效救治,切实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速度和质量。
“全院一盘棋、全员一条心,认真做好应收尽收,让每位患者得到最快速最完善的救治。”2022年12月27日,呼吸科、感染科迅速组建11个医疗组,全院各临床科室抽调52名医生全力支援。2022年12月31日,新开4个呼吸综合病区,1月6日又扩增2个。很快,400余张床位迅速收满,病床每天高速周转。
精准高效诊疗
一大批耄耋老人康复出院
“没想到这么快出院,可以回家过年啦!”1月10日上午9点,90岁高龄的赵奶奶康复出院。
看到医生过来查房,老奶奶开心地握手感谢。满面笑容、精神抖擞,丝毫看不出她刚刚经历了重症病毒性肺炎,甚至一度难以脱离氧气面罩。
1月1日凌晨3点,老人感染新冠后持续高烧不退,气急、胸闷,长期精神状态差。当时,吸氧状态下血氧分压只有55mmHg,双肺外周一圈全白,存在严重的呼吸衰竭。
入院3天后,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老人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甚至能够配合“早趴队”医护们的床边指导,主动开展“俯卧位通气”。一周后,炎症指标下降到正常水平。
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和努力下,从1月2日开始,呼吸综合病房每天的出院人数从几个慢慢增加二十几,1月9日出院人数达到30人,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肺炎患者正在快速康复。
一天100多个会诊
为“自由呼吸”而战
对呼吸科医生来说,刚刚过去的半个多月非常不易,每一天几乎都在极限挑战。
蒋涛和顾海波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住院总医师,2022年12月以来,两人轮番24小时值守在医院里,除了要急会诊,还要随时应对病房突发的抢救。
“每天100多个会诊,根本停不下来。”顾海波说值班手机一会一个电话,“每天不是在去发热门诊的路上,就是在去急诊会诊的路上。”
蒋涛在接到电话采访请求时,甚至无瑕回应,直接说:“不用采访我,不值一提,大家都一样辛苦坚守。”
据了解,每天,新冠专家救治组的微信群响个不停,呼吸科门诊量超过800人,全院各病区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者超过600人。
他们是“生命之树”的守护者,夜以继日、拼尽全力,奔跑在与病毒角力、为生命赛跑的路上,为“自由呼吸”而全力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