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亲戚家做客,桌上摆着“小百兔奶糖”“奥密奥饼干”等零食,临走时,亲戚拿出一盒“六个甄核桃”作为回礼……这是今年春节期间某网友回乡走亲访友时的亲身经历。据报道,春节期间,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市场,山寨食品、山寨烟酒还是屡见不鲜,这使农村山寨食品现象再次引发关注。
这些碰瓷知名品牌的假冒伪劣食品,在网络上多是以笑料的形象出现,但山寨食品无论对于食品安全和市场公平都有极大的危害。这些山寨食品大多来自小作坊,生产环境恶劣、卫生条件不达标,一些山寨食品“色香味”俱佳,往往是过量香精、色素的“功劳”。这种“傍名牌”“打擦边球”不仅误导消费者,也侵害了品牌企业的合法权益,影响市场公平竞争。
山寨货为何就像“打不死的小强”,还在农村频刷存在感?一方面,一些无良带货网络主播和山寨厂家瞄准了火热的下沉市场,巨大的逐利空间使山寨食品生产经营者铤而走险;另一方面,生产厂家的山寨手法堪称“高明”,很多山寨货在包装上与品牌货高度相似,大多在产品名称上玩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别说农村老人孩子,就是年轻人稍不注意都很难分清两者的区别。此外,这些山寨食品价格上往往又便宜不少,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维权收益小甚至负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山寨食品在农村的泛滥。
捍卫舌尖上的安全,农村不能成为盲区。不让山寨食品“下乡”,就要监管“上线”。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对山寨食品有过多次专项打击整治。比如,之前市场监管总局下发的《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要求,从生产源头、流通渠道、消费终端入手,全面治理农村“山寨食品”。对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山寨食品,不能只在“专项整治行动”中一阵风式地走过场,应尽快在农村建立一套有效的食品安全“生产—流通—消费”制度,并实行常态化监管。要严查源头,精准打击、严格治理,对已有的山寨食品寻根溯源,从根本上“瓦解”山寨食品,让那些违法工厂、三无商家无处遁形。
近年来,下沉市场虽然发展很快,但品牌消费仍是农村市场的洼地。消费升级的主体不仅仅是城市消费者,还有广大的农村消费者,农村消费升级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实施农村新零售战略将价格优惠的正品不断下沉,确实是解决农村山寨食品问题有效的市场化路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平台监督、拓宽群众投诉维权渠道。只要多管齐下、多方合力,就能逐步根治农村山寨食品横行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