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3月23日讯(记者 蒋守洋 编辑 童晓)义乌与复旦大学因为陈望道而连起了跨越世纪的百年情缘。1920年,陈望道在老家义乌分水塘的柴房里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也是在这一年,陈望道去往了复旦大学任教,50多年时间教育培养了一代代优秀复旦学子。
3月22日下午,由复旦大学、上海电影集团和义乌市委联合筹拍的电影《望道》,在陈望道先生家乡义乌举行首映礼。电影以陈望道先生的生平事迹为线索,以“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为主题,努力讲好以陈望道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追寻真理、坚守大道的青春故事。
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也来到首映礼现场,与义乌工商学院“望道行”宣讲员、义乌中学学生一起,向观众讲述望道故事、望道精神、望道情怀。
3月23日上午,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复旦大学博士讲师团成员来到义乌工商学院望道行实践中心,与义乌工商学院“望道行”宣讲团成员交流对望道精神的理解心得和宣讲理论的经验体会,开展了一场关于“信仰”与“热爱”的手拉手互动座谈。
2018年5月,复旦大学修缮了老校长陈望道先生的旧居,以“信仰之源”为主题打造《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这是一座没有专职讲解员的展示馆,开馆以来,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通过宣讲老校长陈望道先生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理想和信念。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勉励他们继续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
义乌工商学院的“望道行”宣讲团则充分发挥《共产党宣言》首译地资源优势,以陈望道先生为源,以仰望真理之道、追望先辈之道、展望复兴之道为主题主线,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将党的科学理论传送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市场、进农村。
“星火”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复旦大学博士讲师团成员与“望道行”宣讲团分享了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理论学习与传播实践,宣讲创新与形式拓展。大家从青年视角畅谈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做有志气青年的理想抱负,交流在学习宣讲过程中的故事和思考。复旦师生也通过对陈望道的了解、在义乌的实地探访、与义乌青年的对话,对义乌深厚的历史底蕴、浓厚的红色文化、跃动的时代脉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依托望道为纽带,复旦大学和义乌工商学院的红色宣讲团队可以开展更多交流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将更多理论研究成果落地实践。
接下来,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复旦大学博士讲师团成员与义乌工商学院“望道行”宣讲团将继续以青年视角、青年话语、青年方式,将党的思想理论传播给更多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