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82岁的林奶奶在上山挖笋时不慎遭遇了毒蛇并被咬伤。幸运的是,因为送医及时,林奶奶在市中心医院注射了抗蛇毒血清,目前已康复。
林奶奶家住大陈,几天前趁着天气晴好,独自一人上山去挖笋,没想到却在茶叶丛中和毒蛇不期而遇。“一开始还没什么感觉,以为是被蜜蜂咬到了,到了下午四点多钟,左手就肿得厉害。”她回忆,自己上山挖笋时一直都戴着皮手套,也没特别注意到底是被什么东西咬到。
发现左手肿胀后,林奶奶自行进行了加压包扎,家人也是一刻不敢耽误,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往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医师朱锦江为林奶奶进行了检查,判断是蛇咬伤,立即为其进行了伤口处理和抗蛇毒血清注射治疗。“经过对比相关指标和相关症状后,基本考虑是蝮蛇咬伤,这也是义乌经常出没的毒蛇之一。患者被蛇咬伤时戴着皮手套,阻挡了一定的毒液,自己也做了一定的应急处理,还是比较幸运的,没有导致严重后果。”
在义乌,经常出没的毒蛇以蝮蛇、五步蛇、竹叶青蛇、眼镜蛇和银环蛇为主。根据市中心医院历年来接诊的蛇咬伤患者数据,约90%被蝮蛇咬伤,10%左右被五步蛇、竹叶青、眼镜蛇、银环蛇等咬伤。
据统计,市中心医院每年都会接诊250例以上的蛇咬伤病人,多集中在4至10月,被咬伤的时段主要在下雨前后以及早晚蛇类出没的高峰时段,大部分患者为在田间、鱼塘等野外工作的人群或是在野外游玩的市民。
被毒蛇咬伤后,抗蛇毒血清是目前的唯一特效药,而两小时内是注射抗蛇毒血清治疗的黄金时间,一般都能较好恢复。目前,市中心医院配备所有的抗蛇毒血清,能够针对不同蛇毒特性对症下药,如被蛇咬伤,市民可第一时间拨打120或立即前往市中心医院就诊。
对此,急诊科主任陈铁江主任医师表示,天气渐暖,蛰伏了一整个冬天的蛇开始活跃,蛇经过冬眠,蛇毒浓缩,人被毒蛇咬伤后症状会比其他时间更重,咬伤后自行处理不当也很容易加重感染。
被蛇咬伤后,市民要注意尽量拍照记录蛇的品种或携带蛇标本,尽可能提供毒蛇相关信息,如颜色、花纹、形状等,方便医生及时、迅速做出判断,进行针对性治疗。不要用嘴巴去吸毒液,毒素会由口腔黏膜吸收,反而伤及自救者和施救者。如果没有正确处理蛇咬伤的经验,不要自行放血甚至切割患处,也不要自行随意结扎患处,第一时间送医就诊。注意送医过程中不要奔跑,否则血液流动加快,会加速毒素的吸收和扩散。
在此,陈铁江也提醒,根据蛇类频繁活动的时间段,建议广大市民尽量避免在清晨、黄昏以及夜晚等时间段进行野外活动;另外,蛇喜欢栖息在阴凉环境,如树林深处、草丛、水边,疏松的土壤和乱石堆也是蛇类出没较多的地方,尽量避免前往这些地方。如果确实要外出作业或游玩的,要做好相关防范工作,例如穿上长袖长裤、靴子等;进入树林、公园、山地时,可以用木棍或树枝在草丛中进行驱赶;户外遇到蛇,尽量不去挑逗、惊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