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为深入挖掘“八八战略”在义乌的生动实践,不断深化“义乌发展经验”,展示义乌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的历史性变革和宝贵经验,中国义乌网推出《“八八战略”的义乌实践》专题报道。从不同角度看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精彩蝶变,激励当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接续奋斗,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在火热的实践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义乌篇章。
中国义乌网6月21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荟颖)“给我来10斤,农田里看得见的干净,吃起来也放心。”一到周末,义乌市义亭镇陇头朱村的稻田里挤满前来钓龙虾的游客,钓上来的龙虾不仅可以带走,还可现场在共富灶上烹制。不到中午,150公斤龙虾便被抢购一空。
去年开始,陇头朱村尝试采用“稻虾轮作”的方式,将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种植巧妙结合,让养虾、种稻两不误,实现“一田双收”,为村集体增收超100万元,今年预计小龙虾产量将超15万公斤,引得四方游人赶来钓龙虾、吃龙虾、游乡村。
殊不知,陇头朱从一个文明古村到现代化善治乡村,与村中阡陌之间的梅花密不可分。
近年来,义乌义亭镇在“八八战略”坚强指引下,充分发挥陇头朱村环境优势,创新打造以“红梅指数”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将一个曾经土著居多、游人鲜至的乡村,摇身一变为乡村振兴、村民善治的样板村落,更为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红梅俏枝头 善治新乡村
陇头朱村,位于风景秀美的义乌江畔,是一座八百年历史的古村落。因先祖酷爱梅花,村内外遍植红梅,又称梅陇里。
2018年,同宗同源的义亭镇陇一、陇二、陇三、陇四和田塘5个村重新合并为陇头朱行政村。全村共有1305户,人口2865人。
五村合一,乡村治理的新问题也更多了,比如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各自然村协同……简言之,治村得有新举措。为此,义亭镇充分挖掘陇头朱村的文化优势、环境优势,创新对村规民约进行改良提升,制定了《义亭镇陇头朱村“红梅指数”建设实施办法》,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推动村庄振兴发展,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梅花是我们村的村花,梅花有五瓣,也寓意着五村重新团聚。”陇头朱村党委书记朱根喜表示,村两委希望通过“红梅指数”将五村拧成一根绳,打造村民自治的新样本。
从2019年开始,“红梅指数”正式在陇头朱村实施,以村内遍植的红梅为标志,以环境卫生美、睦邻和家美、乡村发展美、公益奉献美、自治守法美等“五美”为内涵,既紧扣垃圾分类、信访维稳等中心工作内容,也兼顾邻里和睦、婆媳友爱等社会关系层面,既关注产业发展、村庄保护等发展大事,也着眼志愿服务、无偿献血等公益“小事”,事无巨细,覆盖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通过将家风家训具体化、数字化、标准化、制度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根据该办法,“红梅指数”为100分制,考核结果依托特色奖惩机制与村民自身利益相挂钩。例如每月根据考核结果分发“红梅币”,村民还能够以“红梅币”在村中“家风银行”换取所需要的生活日用品。此外,还有提高信用贷款额度、每年进行晚会形式的表彰、增加分红等奖励措施,诸多奖励措施在实践中也激发了村民参与并遵循的积极性。
此外,“红梅指数”在通过对村民行为进行量化考核达到促进村民素质提升的同时,还与党员考核紧密挂钩。其具体做法为将“红梅指数”分为党员十二分制与村民百分制。一户党员联系若干户群众,联系户的“红梅指数”被扣分,党员的“红梅指数”也会受到影响。
小事不出村 矛盾不上交
如今在陇头朱村,“红梅指数”既是权威,也是荣誉,更是平安。
有一次,田塘村一对邻居因房屋开门朝向的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村红梅指数中心主任调查后发现,争议焦点无非是怕影响所谓的“风水”,调解干部直言首先要解决好出门安全,并开导村民不要过于相信“风水”说,双方虽然有过口角,但因为都明白再吵下去要影响“红梅指数”积分,所以也很快握手言和。
陇头朱村青年委员朱健红说,以前村里化解矛盾,除靠一张“婆婆嘴”外,还要靠自己的几分薄面。自从有了“红梅指数”,调解矛盾纠纷比以前更有底气了。
这两年,依托“红梅指数”,村里的事情都优先通过村民自治协调组织协商解决,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义亭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力“红梅指数”提升“平安指数”以来,村里的侵财案件、黄赌案件、电信诈骗案件连年下降。黄赌、电信诈骗案件则首次实现零发生。
以家风带动乡风文明,以乡风带动民风淳朴。通过指数引领,全村形成了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甘于奉献的新风尚。在一次火灾事件中,四名村民不顾安危、见义勇为,冲入火场中救出一对母子,事后获得了村委奖励的200个红梅币。全体村民引以为荣,大受激励。
村民们主动参与公益志愿服务的群体也快速壮大,目前已有21名党员、43名村民每周固定参加志愿服务,数百名村民不定期参加义务劳动。村民徐金娥说,在村里,不论你是干部,还是普通村民,大家都乐于做一名志愿者。
携手奔共富 治村更强村
鲍益兵是村里一名货运司机,村里实施“红梅指数”以来,鲍益兵严格遵守各项评价内容,高分获评“五梅”,由此获得建设银行的免抵押授信权限。
建行义乌分行义亭支行的负责人何燕波介绍,他们为陇头朱等村民推出了“红梅共富贷”目,对“红梅指数”高的农户可直接给予最高30万元的免担保信贷额度并享受利率优惠。受益农户超过150户。不仅如此,家庭积分也可纳入金融信用体系管理,实现了“家风银行”与金融系统的互联互通。
义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八八战略”坚强指引下诞生的“红梅指数”,为陇头朱村探索出了一条基层治理与基层党建的深度融合之路。这两年,该村收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国家级森林乡村、省级民主法制自然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省善治示范村、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发展重点村、省级文明村等多项荣誉。
眼下,陇头朱正统筹开发古玩一条街、稻虾轮作亲子游、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乡村博物馆等项目,构建以“农业、渔业、索粉、古玩”为基础衍生的农文旅融合产业模式,意欲探索出一条以农业为根基、以文化为跑道、以旅游为助力的共同富裕道路,打造“乐归型未来乡村”。
目前,在义亭,类似“红梅指数”的早溪埭村“青枣指数”、车路村“金枣指数”等也落地推行。它们不只是传递数字指标,更是乡村社会治理提升的体现。
义亭镇党委书记谢沁菲表示,在乡村治理中,陇头朱村以“红梅指数”为中心,进行了有益探索,在这场党群合力的变革中,变的是环境和心境,更是党风和民风。当前,义亭全镇正在深入开展“红梅指数”内涵的拓展和延伸,镇党委通过科学化考核,建立健全“红梅指数”的管理评价机制,评估绩效抓项目,对单项及季度、年度指数进行考评奖励,用于支持村居建设及项目发展,让“红梅指数”真正成为党建统领乡村治理的治村法宝、强村利器,推动锻造更多具有义亭辨识度的共富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