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览一方之古今 铸岁月之华章——义乌地方志事业撷英

发布时间: 2024-05-31 08:35:48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义乌商报记者 左翠玉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连绵不断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新时代背景下,党史和地方志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义乌素有“小邹鲁”的称誉,是历史文化沉淀深厚的“方志之乡”。一直以来,市史志部门坚持挖掘地方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新时代文化义乌工程,推动地方志事业不断发展。

  时至今年煜春,义乌地方志事业再上春山,近期,又摘得多项沉甸甸的荣誉:全省地方志事业发展指数情况公布,义乌荣登各县(市、区)地方志事业发展指数榜首;在全国地方志系统史志期刊质量评估系列活动中,《义乌史志》期刊特色突出、质量较高,被通报表扬……

  纵观近年来义乌市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历程,可见累累硕果压枝头。在义乌方志人一年又一年“把冷板凳坐热”的坚守中,亦不乏一幕又一幕热辣滚烫的镜头——

  《义乌年鉴》创品牌

  集百业为一册,缩一年为一瞬。提起《义乌年鉴》,业内人士纷纷竖起大拇指,这是义乌地方志事业发展中的一张金名片。

  近年来,有诸多高光时刻让人难忘:2021年,《义乌年鉴(2020)》被评为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年鉴,迅速打响了知名度;2022年,《义乌年鉴(2021)》从全国四五千部年鉴中脱颖而出,荣获年鉴工作最高荣誉——第六批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中国精品年鉴”(全国仅17部,浙江仅2部),成为义乌地方志发展史上一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成果;在第九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选中,被评为特等年鉴;2023年,《义乌年鉴(2022)》再次获评浙江省精品年鉴……自2008年以来,《义乌年鉴》已公开出版16部,有7部在全国年鉴质量评比中获奖,频频引人注目。

  年鉴各地都有,《义乌年鉴》为何如此耀眼?每年都要出,如何在保持相对固定的框架下让年鉴各有亮点?窥一斑而知全豹。翻看《义乌年鉴(2021)》,全书设51个类目、341个分目、1856个条目,共200幅图照,分类科学、层次清晰、归属得当、编排有序,具有浓厚的义乌城市个性和地方色彩。

  据市地方志编纂室主任吴小锋介绍,从创刊伊始,《义乌年鉴》便坚持“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编纂思路,从突出地方特色方面精细入手,从科学设置篇目方面精准发力,找准城市综合年鉴定位,突出自身地域特点和时代特色,不断创新求变。

  “外面雪花飘飘,室内工作热度上升。做好2023年年鉴收尾工作,为2024年年鉴编纂工作与时俱进、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在年鉴工作人员的微信朋友圈里,记录下了1月22日的一幕,短短几句话描绘了一个热气腾腾的场景。

  毋庸置疑,《义乌年鉴》有一个精干的工作团队,无论是谋划、统筹,还是编纂,实行层层分工,各司其职。每一年,从向各部门组稿,精雕细琢打磨修改定稿,到迎接省级、国家级专家评审……即使时间再紧、要求再高,团队成员们都能迎难而上,用汗水和心血交出满意的答卷。

  《义乌丛书》树旗帜

  “义乌是全国地方志系统中制定《义乌丛书》编纂整理规划并与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合作立项、全面启动此项工作的县级市。在全国古籍整理出版方面具有典型意义,也是一面旗帜。”2011年,“方志文献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专家对义乌编纂的《义乌丛书》进行了点评,评价甚高。

  据悉,2008年底,《义乌丛书》编纂总体方案出台,《义乌丛书》编纂工作启动。市史志部门十余年如一日,深度挖掘利用方志资源,上下同心倾力创作耕耘。至今,共编纂155部合计237册约5772万字。《义乌丛书》以系统、浩瀚的纸质书籍形式,将义乌建县2200余年以来传统人文学术精髓与时代要求整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治、育人”作用,为义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滋养和智力支持。

  这套丛书一面世,就引起社会的关注。其中《义乌敲糖帮——口述访谈与历史调查》荣获浙江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千古长城义乌兵》得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赋诗推荐,并在《人民日报》隆重推介;《冯雪峰全集》荣登第八届中国出版奖榜首;《域外长城——万历援朝抗倭义乌兵考实》还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课题;《义乌地名故事》荣获浙江省民间文学映山红奖……近年来,《义乌丛书》先后有18部著作获得市级社科成果奖。

  《义乌丛书》被称为“义乌版的四库全书”。它不仅走进国家方志馆、省市图书馆、义乌市机关单位、工厂企业、学校社区、文化礼堂,还漂洋过海被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意大利东方博物馆、法国巴黎档案馆等收藏。

  去年年初,“义乌版四库全书”项目荣获全省市县地方志成果转化应用“十佳”典型案例。为持续推进《义乌丛书》文化工程,去年9月,义乌市印发《〈义乌丛书〉(第二期)编纂总体方案》;去年底,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形成了高层次合作机制。

  近期,《义乌丛书》编辑部正在进一步完善工作细则,将文史普及、学术研究、往哲著述、史志文献、商贸文化等五个板块进一步细化优化,使之更具操作性和规范性。

  商城兴起“修志热”

  以“方志之窗”展示“义乌之治”。据记载,义乌修志传统始于唐代。自北宋元丰(1078年—1085年)年间,义乌知事纂修元丰《义乌志》伊始至新中国成立之前,义乌历史上有15次修志经历,留存后世6部。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先后完成《义乌县志》《义乌市志》两轮修志工作,编修部门志、村志近30部。

  去年12月,《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赤岸镇志》通过省级评审。会议上,评审组一致认为:《赤岸镇志》系统性地介绍了文化名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历史与现状及发展全貌,资料充实,线索清晰,语言简明,文笔流畅,具有较强的存史资政价值。此外,《北苑街道志》已被列入浙江省乡镇街道志编纂试点。

  近年来,义乌史志部门承前启后推广地方志编修,呈现出镇(街道)志、部门志、专题志、行业志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目前,《佛堂镇志》《中国小商品城志》《义乌公安志》《义乌园林志》《义乌供销志》《义乌地名志》《义乌政协志》等志书修编正在深入推进。

  眼下,村志编修俨然成了义乌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一个标志。老方志人施章岳在《义乌村志编修之我见》一文中提出:因我国历史上“皇权止于县政”传统,县以下乡镇、村庄成为一个以自治为主的领域,其镇、村志书的编修一直不被关注。1996年,《前洪村志》成功编修,打破了义乌村志编修沉寂了近千年的局面。随后两年内,《下骆宅村志》《北苑何麻车村志》迅速跟进。截至2023年年底,义乌已先后编修、出版了20余部志书及村史。

  “本地人写本地事,如数家珍,最具特色。”施章岳说,廿三里街道《王店村志》特色鲜明,在村历史、经济、文化、人物等章节中,用近10万字记述了敲糖人名录、敲糖人生活、敲糖人生意经、杰出敲糖人事迹;江东街道《大湖头村志》乡土味特别浓厚,书中除行政沿革、党政群团、兵役3篇8章外,其余12篇30章,凡记事、状物、言情使用俗语达400余条;后宅街道《曹村村志》呈现出不拘一格的面貌,书中将辽宁省绥中县偏远山乡花户庄的九旬老人曹成惠及其儿子、孙子的口述资料浓墨重彩予以记载,让流落他乡四百余年的曹氏族人回归故里。

  乘着改革发展的春风,义乌地方志事业不断迎来新发展:随着方志数字化转型工程推进,方志数据资源、数字方志一体化平台和数字方志馆正加快建设;随着方志文化创新工程深入,图文、影像等新方式,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传播方志文化;随着方志人才培育工程实施,义乌市史志专家库成立,首批20名专家名单公布……放眼乌伤大地,传统方志文化方兴未艾。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