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热得差不多了,下龙虾!”“快,再给我来把花椒!”4月26日上午,在义亭镇陇头朱村,八口土灶同时腾起烈焰,油花爆裂的噼啪声混着蒜蓉的焦香炸开,大勺翻飞间,龙虾厨神争霸赛正式开启。
霎时间,蒜香、辣椒香、十三香等多重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引得游客和村民们不断靠近。有人伸长脖子张望,有人举起手机拍摄,记录下这精彩画面。50分钟后,小龙虾方便面、麻辣小龙虾、藤椒小龙虾等色香味俱全的小龙虾菜肴便新鲜出炉。
作为陇头朱村龙虾节的重头戏,厨神争霸赛吸引了众多民间高手同台竞技。今年参赛选手中,王永春、王宇翔父子的表现尤为亮眼,他们协作完成的青花椒龙虾经过评委严格品评,最终以独特风味摘得桂冠。“邻里常夸我烧虾手艺好,于是今天过来试试看。”王永春告诉记者,龙虾作为陇头朱的特色产业,从小吃到大,这次他将祖传技艺与创新口味融合,用青花椒加以调味,使得风味更佳。
据陇头朱村党委书记朱根喜介绍,这场厨神争霸赛,要求选手以“龙虾索粉”或“红梅蜜汁虾”为题展开创作。“梅花、索粉、龙虾是我们村的‘三宝’,如何让三大特色产业碰撞出火花,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课题。这次比赛,就是要集思广益,集合村民们的智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滋味。”朱根喜表示,王永春的青花椒龙虾将作为本村的特色菜进行推广。
这场舌尖上的较量只是陇头朱龙虾节的精彩缩影,在龙虾垂钓区,另一番热闹景象正在上演,池塘边早已围满了跃跃欲试的游客,一组组亲子家庭手持特制钓竿,在专业养殖户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放下饵料,等待龙虾上钩。
“这些可都是‘稻虾轮作’养出来的优质龙虾,壳薄肉厚、色泽鲜亮。”朱根喜自豪地告诉记者。2022年起,村里创新采用“稻虾轮作”模式,将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种植巧妙结合,实现“一田双收”。“去年,这些稻田里‘种’出来的小龙虾带来超10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朱根喜说。
此外,活动现场,混水摸鱼虾大赛、挑战“虾”速吃虾大赛等趣味活动轮番开赛,让每位来到陇头朱的游客放肆一“虾”。
夜幕降临,两只五米长的巨型龙虾灯从龙虾垂钓基地“出游”,村民们手持数百盏形态各异的龙虾彩灯开启巡游模式。陇头朱村青年委员朱建红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年轻一代更了解村里的龙虾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龙虾节通过“IP+场景+体验”的创新模式,打造了一个多维融合的乡村生态体验圈。陇头朱村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引入了“虾满陇”主题市集,打造了天幕营地、龙虾餐厅等特色场景,构建起“产、学、游、食”一体化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据统计,活动当天客流量超4000人次,营业收入超3万元。
“过去,游客钓完龙虾只能带回家,现在可以现场加工品尝。”朱根喜告诉记者,在这里,游客能体验从钓虾到烹虾的全过程。后续,陇头朱村将不断拓展虾产业,发展龙虾加工和预制菜产业,延伸产业链条。
陇头朱村正在探索一条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以沉浸式体验为亮点、以三产融合为路径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从单一的龙虾养殖到多元的产业生态,从简单的农产品到丰富的文化IP,小龙虾正“游”出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