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正是义亭镇陇头朱村“红梅指数”家风银行每周的开放日,这天村民们带着积攒已久的“红梅币”来这里兑换所需生活用品。“一瓶陈醋,一包洗衣粉,两卷保鲜袋,一共12枚‘红梅币’。”志愿者王巧美正在为村民核算兑换数额。据统计,今年1至8月,陇头朱村共兑换“红梅币”16789枚,兑换物品价值超3万元。
据悉,自2019年以来,“红梅指数”在陇头朱村试行,已成为广大村民共同参与乡村治理、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基层的有效举措。
“梅花是我们村的村花,五片花瓣代表着五村团聚。”陇头朱村党支部书记朱根喜告诉记者。“红梅指数”源于传统文化,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融合的过程中,通过把村规民约具体化、数字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创新实践体系,以环境保护美、睦邻和家美、乡村发展美、公益奉献美、自治守法美等“五美”作为考评内容。“红梅指数”通过对村民行为进行量化考核的方式,约束村民遵守村规民约,促进村民素质提升,其考核结果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
5年来,“红梅指数”一天天长大,村民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从反对到支持,从不理解到理解,从无所谓到很在意。最初,村民们因担心“红梅指数”对现有的生活方式和利益产生影响,对其产生抵触情绪,不遵守相关规定。前三个月,村两委成员每天都挨家挨户上门宣讲政策,认真落实相关考核。“时间一长,村民们对‘红梅指数’的认可度与日俱增。”朱根喜表示,村民们开始主动关注指数的变化,村内形成了比学赶超、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如今,全村820多户农户中,“红梅指数”的满分率达到了97%以上。
实施“红梅指数”后的陇头朱村,村庄面貌有了大变样,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环境卫生。“随手扔垃圾、废纸箱堆积占道等现象再也没出现过。”村民朱小花表示,现在村中处处洋溢着和谐与幸福的气息。“红梅指数”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凝聚了人心,邻里间互帮互助,关系也愈发融洽。
村庄的变化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外出经商的村民在“红梅指数”的感召下渐渐把目光投向家乡,成立了民俗文化促进会,并运用各自资源为村里发展牵线搭桥。他们结合陇头朱村地域特色,“一水多用、一田多收”,创新推行“稻虾轮作”方式,并拓展“稻鱼共生”“稻鳖共生”等项目。此外,他们继承发扬索粉制作特色技艺,全力挖掘打造“梅陇里索粉”品牌,目前已在城区发展5家连锁店;还新建了古玩集市,提升打造古玩一条街,建设历史老物件展厅暨乡村博物馆。2023年,陇头朱村集体增收超100万元。
义亭镇党委书记谢沁菲表示,在乡村治理中,陇头朱村以“红梅指数”为中心进行了有益探索,在这场党群合力的变革中,变的是环境和心境,更是党风和民风。当前,义亭镇各村以“红梅指数”为样本,因地制宜打造各自的“治村指数”,如早溪塘村“青枣指数”、车路村“金枣指数”、缸窑村“和美指数”等纷纷落地推行,一步一步奏响美丽城镇、和美乡村建设的干净、美丽、文明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