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师傅正在修剪灌木。
易师傅为草坪浇水。
炎炎夏日,当市民在树荫下享受清凉,或在公园里休闲避暑时,一群身着工装的身影,正用汗水浇灌生机,用巧手修剪绿意,守护满城的盎然生机。8月11日上午,记者走进福田湿地公园,跟随有着8年园林养护经验的易平安师傅,亲身体验园林养护工人在高温下的工作日常。
福田湿地公园内苗木品种丰富,乔灌木种类超过100种。烈日炙烤下,花草树木急需补水。我的第一项工作任务,便是跟随易师傅浇水。易师傅将一根沉重的绿色水管递给我,然后拧开水阀。强劲的水压瞬间让水管扭动,我险些脱手。“得用脚压住,水压大着呢!”易师傅眼疾手快,迅速稳住水管,帮我精准控制水流的方向和大小。“夏天给植物浇水有讲究。”易师傅抹了把汗说道,每次浇水至少要浇两遍,水要浇透,让其充分渗入土壤,保证植物根茎吸收。但高温天水分蒸发快,还要及时给植物补水抗旱。8月以来,湿地公园内日均浇水量达600余吨。
真正的“烤”验,是接下来的灌木修剪。易师傅搬来一台电动修枝机,机器看着不起眼,一上手就知道分量——将近20斤。打开电动修枝机,持续的震动让人难受,我上手才推了不到半分钟,双手就明显感到发麻。“不能光站着推。”易师傅在旁边指点道,“得弯腰看角度,机器倾斜不能超过30度,手还得稳,不然剪出来就歪七扭八了。”我赶紧照做,一边努力对抗机器的重量和震动,一边弯腰低头,注意刀片与灌木接触的弧线。短短几分钟,我的手臂酸麻,腰背僵硬,汗珠顺着下巴直往下滴。一旁的易师傅却习以为常,稳稳操控着机器,快速将一片灌木修剪得弧线流畅、整齐划一。
“公园里树多草多,看着凉快,其实还是很闷的。”修剪告一段落,易师傅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成深色一片。他摘下手套,手掌被机器震得有些发红,指关节处是厚厚的茧子。他拿起超大号的塑料水壶,灌了几大口水,用袖子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指着旁边刚修剪整齐的绿篱说:“虽然每天重复一样的工作,但当看到植物长得越来越好,我就觉得很值。”
除了浇水、灌木修剪,我还跟随易师傅体验了枯枝修剪、清运垃圾、拔草等工作。一个上午跟下来,我的工作服早已湿透,紧紧贴在身上。而易师傅和工友们,只在树荫下短暂地喝口水、擦把汗,又拿起各自的工具,走向下一个需要打理的区域。
我以前认为,园林养护就是浇浇水、剪剪枝的“轻巧活”,亲身体验后才发现,每一道整齐的绿篱灌木背后,都凝结着“护绿人”的辛勤汗水。正是他们,在酷暑持续“烤”验下,坚持浇灌、修剪、清扫,细心呵护着城市的片片新绿,为市民撑起了一片夏日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