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30日《浙江日报》10版
中国义乌网10月30日讯(记者 陈佳琪 编辑 童荟颖)晨曦初露,金华义乌城西街道已是一派繁忙景象。中欧班列的汽笛声划破长空,跨境电商产业园内货车穿梭不息,望道信仰线上追寻真理的足迹络绎不绝,共同勾勒出改革与发展交织的生动图景。作为落实义乌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窗口,城西街道正以高能级平台建设为基、重大项目为翼,在提升民生温度、激发基层创新中不断夯实共富根基,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开放聚势
链接全球“能级跃升”
翻开义乌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报告,其中提到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为载体,打造货通天下、链接全球的立体式集疏运体系。截至9月,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累计开行2427列,同比增长18.3%。这与城西街道抢抓“义新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机遇,推进百亿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持续拓展对外开放新格局密不可分。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和“一带一路”深化建设的形势,城西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统筹作用,深化区域党建联建,扎实建立企业需求、要素保障、抢干项目“三张清单”,全力服务保障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今年以来,该街道积极配合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该园区集电商、物流、仓储等全链条要素于一体,依托铁路口岸、航空口岸、综保区等枢纽优势,推行“仓办分离、产城一体”模式,吸引众多优质企业落户。艾弗瑟瑞品牌创始人称赞道:“这里供应链和班列网络让全球生意更加顺畅,人才集聚非常适合跨境电商发展。”今年初,他投资2619万元在园区拿地建设总部,并计划拓展30亩仓储用地。
此外,城西街道持续放大铁路口岸二期、综保区、国际陆港电商城等平台集聚优势,深入推进“头部企业招引+存量企业挖掘”双轮驱动,加快培育“跨境电商+”产业带。1—9月,新引进并入库批发企业6家、零售企业4家;实现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13.09亿元,同比增长241.81%;完成限上零售业销售额4.42亿元,同比增长42.59%,其中限上电商零售额1.96亿元,同比增长23.32%,多措并举助力辖区外贸企业拓市场、稳运行、促增长。
服务筑基
赋能品牌“真理味道”
党建引领、服务赋能,是城西街道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长颈鹿纸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毛东升对此深有体会:“城西街道高效服务让我们吃下‘定心丸’,生产运营稳了,应对挑战的信心更足了。”在企业面临仓储难题时,该街道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响应,通过实地考察和专题协调,依托现有厂房规划出合规仓储空间,精准化解企业困境。

“四大双千”现场集中办公
为夯实服务根基,城西街道将队伍建设融入“三服务”实践,打造“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民生实事”三大擂台赛道,今年前三季度组织33个村社领办288项民生实事,拉练198支业务队伍,在一线锤炼干部服务能力;上半年深入开展“四大双千”活动,组建党员骨干电商服务队,开展助企活动18次,实现工业企业走访全覆盖,精准搜集问题168个、闭环解决152个。

义乌三宝产业园
近期,首个“义乌三宝”产业园在城西街道开园,标志着区域传统农业向集约化、品牌化、现代化迈进。园区以红糖、火腿、南蜜枣为核心,整合资源、延长产业链,致力于实现“产研销”一体化,推动区域传统农业从“单打独斗”向“握指成拳”转型。如今,园区已招引3家龙头企业入驻,预计年产值超3000万元,还设“义乌三宝”非遗文化时空馆,可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
城西街道还放大“真理的味道”党建品牌效应,以分水塘村为核心构建“一路三塘(堂)”片区组团发展模式,健全“整村运营”机制,吸引4家新业态入驻。同时,何斯路村学习型经济不断壮大,招引无人机培训、教培项目共3家;石明堂中药材基地启动建设;流里塘村盆景共富市集提速推进。今年4月底,该街道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全覆盖;6月底,七一村成为全市首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1000万元的“千万村”。此外,今年,该街道重点孵化“一饼一面”双非遗标准店,有效带动共建单位檀溪镇农产品销量实现翻两番。
共富提质
民生福祉“可感可及”
何斯路村土地流转、七一村夜市及369集市招租、毛店桥头村高层区块场地……各类村级招标项目按日期推送,信息全流程公开透明。今年,城西街道将“村级项目招标公信平台升级为2.0版本,升级后的“公信平台2.0”不仅成为村社资产资源处置的得力助手,还成为农村经营收入的鼎力推手,村级小微权力阳光运行的强力抓手。截至8月,该街道170项村社资产通过公信平台发布信息,阅读量达1.5万,村级资产增收3000余万元,实现村级资产资源招投标领域信访零发生。

民俗活动“荷花龙”展演
村集体经济增收,乡村文化活力随之而来。8月初,城西街道“稠州杯”第三届乡村篮球联赛火热开赛,井头徐村篮球场作为承办场地之一,24场赛事吸引观众无数,加油呐喊声点亮乡村夏夜。这股文体热潮的背后,是井头徐村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深度实践。围绕义乌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提出的注重一体化,以城乡品质塑造共富气质,该村以“新社区建设+文化浸润”双轮驱动,打造全龄友好型社会。如今,村内2个篮球场、30个充电桩、260个停车位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还依托城西街道文化战略,完成文化礼堂数字化升级,配置沉浸式演艺场所、文化展陈馆,构建起“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城西街道“稠州杯”第三届乡村篮球联赛
“文化不仅聚人气,更能增收益。”该村党总支书记何苏钱表示,2024年村内集体经济增收超200万元。后续将优化3000平方米文化广场,对现有的广场用途进行提能升级,打造文化夜市,让“江南风、烟火气、人文韵”深度交融,持续将文化价值转化为乡村振兴优势。
下一步,城西街道将持续锚定“红色圣地、开放门户”定位,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紧盯全年目标,奋力攻坚四季度,全力争取“全年红”,持续擦亮“真理的味道”党建品牌,提升内陆开放能级,为“打造新典范、再造新辉煌”贡献更多城西街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