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龚书弘 正文

“义乌红糖第一村”首位农民主播:消费方式在变,农民也得跟着变

发布时间: 2020-11-11 10:47:01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龚书弘 车志蒙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11月11日讯(记者 龚书弘 车志蒙 编辑 童晓)“宝宝们,我是你们的主播杨玫,这是我们西楼村的红糖麻花……”尽管独自在开机前反复练习了这段开场白,但当直播界面正式亮起红点后,今年41岁的“新晋主播”杨玫还是有点紧张,在500多名观众前出现了几次口误。

  杨玫是“义乌红糖第一村”——西楼村的村民,在全村133户糖农中并不起眼。但这些年,通过自主打造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她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成了村里“触网”发展农村电商的第一人,更在今年疫情后考出了“主播证”,摇身一变成了镜头前的“带货达人”,为义乌红糖飘香提供了又一种可能。

  零售中走出的精品

  一走进杨玫家中,只见空旷的客厅摆满罐装、礼盒装的红糖产品,她正有条不紊地为它们贴上自家的标签。

  “义乌有句俗语,立冬搅糖,意思就是立冬后就到了真正的‘红糖季’,但每年在这之前,我们就有三四十个老客会来预定。”杨玫说,利用西楼村的红糖优势,她从2015年的榨糖季开始着手筹备自己的网店,从帮朋友代购到搭建西楼红糖的直销平台,不仅让糖农们从被动迎客成了主动拓销,更提升了村里红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2016年起,杨玫还主动改变了思路,逐渐将散装红糖产品向精品化发展。“因为很多身在异乡的义乌人买红糖麻花、蛋卷的目的,更多的是想让他们身边的朋友尝一尝,送得出手很重要。”杨玫告诉记者,农产品也要有精品。至此,杨玫创立的“老楼技艺”品牌应运而生,同时,她的红糖也漂洋过海,让不少华侨尝到了正宗的西楼红糖。

  杨玫作为西楼村“红糖电商第一人”崭露头角,日均接单超过100票,高峰时更是1天达到了500多单。去年,杨玫的微店年销售红糖超2万斤,这一模式也逐渐在周边扩散开来,不少人上门向她取经,她也热心帮助村里的糖农扩大“朋友圈”,西楼红糖的品牌效应日益增强。

  电脑前到镜头

  谈及涉足电商的初衷,杨玫有点不好意思,“谈不上什么目标,一开始真的只是想与人方便,为村民谋利益,为没有尝过义乌红糖的顾客送去最纯正的。”简单朴实的几句话,杨玫没有多加思索,只是告诉记者,她能把红糖搬上电商产业,只是“运气好而已”。

  其实不然,突如其来的疫情也给本打算在电脑前接单的杨玫带去了新的思考,“消费方式在变,农民也得跟着变。那么直播这个风口,我为什么不能试试?”今年7月,杨玫主动报名了义乌市人社局组织的“电商主播培训班”,尽管在班上,她觉得自己形象不够出众、基础也十分薄弱,但通过更多的努力、练习,杨玫很快掌握了视频剪辑、抖音运营、直播互动等各项技能,并拿到了人社部监制的电商主播职业证书,成为西楼第一个农村主播。

  “这是由我们西楼红糖制成的麻花,一份是3斤装……”11月10日晚,杨玫在荧幕前开始了自己的直播首秀,尽管观看人数不多,但她依旧准备充分,详细介绍了义乌红糖的历史、西楼红糖的优势、红糖产品的功效,以及自己“双11”直播间准备的福利。1个多小时的直播,杨玫没有停下喝水,她沉浸在这种自己从未体验过的“互动”中,接了20多单,也吸了300多个粉丝。

  “这个成果已经出乎意料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再好好总结一下,肯定能越做越好。”对于接下来的直播,杨玫信心满满。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