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7月16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林晓燕)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生就业这个话题成为媒体、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让大学生尽快融入岗位角色,完成由“原材料”到“半成品”的转变?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地区都普遍采用“带薪实战”的就业见习方式,为大学生就业“助跑”。义乌也不例外。
从市人力社保局了解到,自2009年建立大学生见习实训基地以来,截至目前,我市经批准建立的大学生见习、实训基地共有60家,其中,省级示范型基地1家,总计吸收参加见习实训的毕业生800余名,2014年发放见习实训及留用补贴100余万元。从2009年的31人到2014年的286人,参加见习实训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出台新政,补贴标准提高20%
日前,我市新出台了《义乌市大学生就业见习实训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与老政策相比,新政策在见习实训对象、见习实训补贴、见习实训人数要求、见习实训基地管理等多方面均有调整,并新增了示范型基地认定等工作项目。
据了解,虽然《办法》规定的见习对象仍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但实训对象则由原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调整为毕业学年的在校大学生。补贴方面,根据见习实训人数和见习实训时间的不同,给予基地每人不超过6个月的见习实训补贴,补贴标准按照义乌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确定,比老政策提高了20%。另外,被评为义乌市级、省级示范型基地的,补贴标准分别提高至80%、90%;见习实训人数由原先每年不超过50人调整为不作人数要求。
新政策在见习实训基地的管理及示范型基地认定等方面也有变化。《办法》规定,对见习实训基地实行动态退出管理,具体采用日常管理和年度评估相结合的管理办法,管理评估实行扣分制,60分为合格,低于60分为不合格。同时设立了年度评估不合格、虚报冒领补贴、年度吸纳见习实训大学生少于10名或留用率低于15%等6项取消基地资格的具体条款,被取消的基地2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冷热不均,墙内开花墙外香
“其实,我们设置的见习岗位挺多的,但报名情况并不乐观……来询问的人不少,但很多大学生一听说要下车间从基层管理人员做起就犹豫了。”本地一家较大规模企业的人事经理表示,现在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忠诚度还有待增强。
“除了学历,他们什么工作经验都没有,都是从零开始学的,我们还每个月开他工资,有什么不知足的?”有业主直言,现在的大学生太“现实”了。其实,相对于其他省市和义乌周边地区来说,我市就业见习待遇还是不错的,基地给的月生活补贴普遍都有2000多元,这种条件在其他地方应该是不多见的,但对于很多义乌籍的大学生来说,这些算不上什么吸引力。
据业内人士分析,对大多数“不差钱”的家庭来说,培养孩子读书要么出国留学深造,要么继承家业,要么考公务员或进国有企业,很少有人选择让儿女去私营企业就业。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也就“重公轻私”了。
就业见习基地虽然在义乌籍的大学毕业生中“遇冷”,但在外地大学生中还是挺受青睐的。“义乌找工作比老家容易,我想留下来,对于我们外地学生来说,见习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听说现在私人企业工资待遇也还不错的,只要有能力,从基层做起也没什么,反正我是能接受的。”在一些非义乌籍应届大学毕业生看来,见习基地就是一个能让他们在这个城市扎根的桥梁和平台。
大学生需要就业跳板,企业也存在着培养人才队伍的需求,从这点上来说,成立“见习基地”对大学生和企业来说是一种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