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义乌这座年轻、富有朝气的城市孕育着这样一批人,他们拼搏进取,以激昂的心态,创新的精神,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此,中共义乌市委宣传部、共青团义乌市委、义乌市妇女联合会、义乌市工商联合会、义乌市外事和侨务办公室联合推出“2015‘义乌创业新锐’评选暨寻找与义乌共‘成长’创业青年大型新闻行动”,寻找身边创业创新的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引导更多人投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洪流中。中国义乌网今日起推出一组《寻找与义乌共“成长”创业青年》系列报道,欢迎广大网友向我们推荐身边的创业新锐(点击进入)。
冯旭斌讲解“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运行路线
创客脸谱
冯旭斌,男,1979年生,籍贯浙江义乌,现为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运营方——义乌天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业轨迹
作为义乌人,仿佛其基因中就已植入了经商天赋,冯旭斌从事商贸、商业地产项目多年。2010年,冯旭斌筹备成立中欧班列的运营公司,2012年公司正式获批。
2014年11月18日,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从义乌始发,奔向马德里。今年2月22日,首趟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返回义乌。今年9月8日,第三趟中欧班列(马德里—义乌)顺利抵达义乌。从今年7月开始每周发一列。
访谈印象
约访冯旭斌是一件难事,他太忙了。9月16日,终于联系上他,他说下午3点杭州下飞机,住义乌一个晚上,第二天就飞西班牙马德里。
当天下午5点左右,我们终于在他公司里等到了他,略显疲惫的他直奔主题,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
创业故事
5年时间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终获常态运行
2010年,看好国际物流的冯旭斌筹备成立中欧班列的运营公司。2012年公司正式获批,但由于线路长,经过的国家多,开展业务的难度不言而喻。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消息让我兴奋不已,想不到我的事业竟然能与国家大战略联系在一起。”因为当时冯旭斌运营的“义乌—中亚五国”班列,就是后来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的前身。
2014年1月20日班列首发,开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5个内陆国家。
2014年11月18日,满载82个集装箱标箱小商品的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从义乌始发,奔向马德里。
2015年2月22日,首趟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返回义乌,带回红酒、橄榄油等64个标准集装箱欧亚名优特产。
2015年9月8日,经过28天,载着15个标准集装箱的第三趟中欧班列(马德里—义乌)顺利抵达义乌。
每时每刻为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忙而幸福着
从去年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开通后,冯旭斌不仅成了“名人”,曝光率前所未有;更成了“飞人”,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从义乌到马德里,13052公里,途经7个国家,冯旭斌的团队,国内外共30多人。“你们看,我的行李箱是不离身的,班列运行到某环节有什么问题,我要马上拎包赶去处理。”冯旭斌说道。
冯旭斌说,公司作为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的运营方,能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有效落实作出贡献,“这种荣誉感和幸福感,是做其他任何事都没法比的。”富有担当、富有进取的历史使感命和自豪感,是冯旭斌强大的精神支柱。
贸易互通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延伸更长更远
今年6月中旬在义乌举办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冯旭斌上台演讲: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源于义乌的市场贸易,每天有大量的商品货物要出口到中亚和欧洲,此班列开通不仅仅是填补了义乌市场通过铁路国际物流运输的空白,更重要的意义是将中国制造的商品运到欧洲,承载着义乌“神话”向欧洲延伸,并将欧洲的商品运回义乌,再利用义乌市场的网络销售到全国,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贸易互通。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运营一条国际铁路货运通道,难吗?很难。虽然省时,但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运费目前约为海运的3倍,怎样吸引企业?“还有一些公司担心货物会损坏,我只能拍着胸脯担保,货物一旦出问题,损失由我公司承担。”冯旭斌说。
几趟开下来,冯旭斌发现,从义乌发往西班牙的小商品大多不怕冻,但回程的橄榄油、红酒均是玻璃瓶灌装,这些商品在低温下可能发生爆裂。“于是,我们在回程班列上改制了两个恒温大柜,4个标准集装箱,这样才能通过严寒地带。”
“此班列开通后,西班牙华侨欢呼一片。目前有40多家贸易商在与我们洽谈合作。”冯旭斌说。
最近,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在马德里海关监管区的办公室、集货仓库、空箱堆场将启用,它将为班列在马德里端的运作,带来更多便利。接着冯旭斌将拓展完善班列的各项服务功能。用冯旭斌的话说,未来,义乌和欧洲,不过“一路间”。
如今,在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旅途中,新增了波兰华沙、德国柏林和杜伊斯堡、法国巴黎等4个沿线重要城市上下货站点。只要这4个站点有货要上下,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都可以根据需要停靠。
冯旭斌说,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在中亚、欧洲以及非洲各国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外商迫切希望自己的产品能“登上”下一趟中欧班列。
“既然选择了远方,何惧风雨兼程!”和随时拎着行李箱的冯旭斌告别时,想必这句话是对他目前工作状态的最好写照。